山东:《40年·40人》(16)筒子楼换成新房子 徐奶奶更在社区找到幸福感

 时间:2018-11-09 17:06:54来源:大众网

40年,从少年到中年,由青年变白头,沧海桑田时,弹指一挥间。40年,我们热爱着的祖国更是发生着巨变,日新月异,气象万千。即日起,大众网济南频道推出大型系列报道——《40年·40人》,以各行各业的人物专访的形式,记录他们在历史洪流中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分聚、城市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昌盛,普通人诉说大事件,小切口反映大变化,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1978年—2018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其间,大众网记者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融媒体传播形式,展现40年来一个个感动瞬间、欣喜时刻、温馨故事。回首之时,青春从未稍离;墨走笔下,祖国永在心里。

徐振兰与志愿者队伍合影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间红衣服为徐振兰)

徐振兰大众网记者讲述了数十年来的变迁故事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大众网记者 赵晓丹

从退休工资240元/月到如今的3600元/月,从4口人挤在16平米的筒子楼到搬进新楼房,从每个月交房租到有了自己的房产证……谈起过往,77岁的徐振兰老人感慨万千。11月8日,她翻开过去的老照片,向大众网记者讲述了数十年来的变迁故事。

收入变多了:

曾在车间干过24年机械工人,如今退休工资翻了十几倍

“1965年我参加工作,在北坦螺丝厂当机械工人,负责铣床、磨床。”怕记者不理解,77岁的徐振兰老人特意强调,“在当时,这份工作技术含量可是很高的。”上世纪80年代,北坦螺丝厂被济南螺钉厂兼并,徐振兰正式成为了济南螺钉厂的一名员工。

目前,济南螺钉厂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在徐振兰的记忆中,济南螺钉厂也曾有过无比辉煌的历史。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以生产镀锌铁丝、元钉、木螺钉、紧固件产品为主,曾是生产规模位列山东第二的大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鼎盛的时候,拥有员工1040人,创造过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利润过100万元的业绩。“那时候订单太多了,接都接不过来,机器连轴转,工人加班加点更是常态。”谈起曾经的济南螺钉厂,徐振兰眉宇间透露着自豪。

然而好景不长,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许多个体户以更低的成本和价格抢占了市场,济南螺钉厂开始衰落。1989年,干了24年的徐振兰与许多工人一样,选择了提前退休。但随着国家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的利好政策,她的工资每个月都在增长。对此,徐振兰也很满足:“刚退休时每个月工资才240元,我现在每个月能领3600元,足足翻了十几倍!”

房子变大了:

曾在筒子楼排队上厕所,搬进新房子感觉“一步登天”

徐振兰回忆,1968年,她与丈夫搬进了国棉三厂五宿舍的筒子楼。随着两个孩子的降生,一家4口挤在只有16平方米大的房间内,转个身都困难。孩子长大后连床都放不下,只好晚上搭起木板当临时床,早上起来再撤掉。徐振兰说着这里着,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时,最让徐振兰难受的是冬天,筒子楼内过冬只能靠蜂窝炉取暖,狭小的房间内呛得人咳嗽不已。如果开窗通风,房间好不容易攒的一点热乎气就被吹走了。 “开门冻死,关门呛死,那时候日子真是不容易。”回忆当年,徐振兰颇为感慨。

谈及在筒子楼内做饭、上厕所的事,徐振兰更是一肚子苦水:筒子楼厨房、厕所均是四户共用,厨房堵塞、污水外溢是常态。上厕所更是需要争分夺秒,经常有人占了厕所,外面就排起了小长队。

2009年,徐振兰和她的邻居们迎来了好消息——棚户区改造,筒子楼要拆了!只交了两万多元,徐振兰便得到了一套67平方米的新房子,还有了属于她的房产证。回想起第一次来到新家的场景,徐振兰至今还是兴奋不已:“单单新房子的阳台,就和原来的屋子一样大,还有属于自己的卫生间和厨房,当时就一个感觉:天壤之别,一步登天!”

追求变新了:

不再满足于做饭看孩子,她让社区老人找到“幸福感”

物质生活满足了,徐振兰开始追求“幸福感”。生性开朗的她读书时一直是学校的宣传委员、大队长,退休后继续发挥了宣传和组织天赋,成了社区“红人”。

“原先的老人哪有什么娱乐生活啊,就是帮着带带孩子、做做饭。”徐振兰说,现在可不同了,社区老人在精神生活上很有追求,他们所在的盛世名门社区开设了党群活动室,每周三组织书法课,周四组织声乐课,还有不定时的健康讲座和消防安全讲座。作为声乐课组织者的徐振兰告诉记者,老人们不仅学唱歌,广场舞跳得也很棒,2016年还获得过济南广场舞比赛的三等奖。

不光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徐振兰还组织社区70多位老人组成了志愿者队伍,每天一组在小区内巡逻,及时向社区汇报不安全因素,并帮助打扫卫生。为何不在家颐养天年,反而“折腾”起来呢?徐振兰说:“有一次我们在社区清理乱写乱画,居民们又倒水又送水果,那种满足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如今的徐振兰全身心投入了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中,每天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忙碌程度丝毫不逊于上班族。谈到愿望,徐振兰说:“我现在特别知足,最大的愿望就是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编辑:祝玉娇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