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户分离”居民不必跨社区办业务

 时间:2018-09-14 22:53:05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市地域广、人口多,“人户分离”情况比较突出。在全市830万人口中,跨社区“人户分离”情况非常普遍。根据现有要求,居民群众通过社区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中,大部分需要向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这就导致居民在办事过程中不得不往返奔波、费时费力,群众对实现“全市通办”的需求强、期待高。本着为全市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负责态度,沈阳市把“全市通办”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推动,以务实的举措来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试点区111个社区实现“全区通办”

33项事项

可在沈河区111个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中任意一家就近申办

52项便民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

通过直接下放、委托办理、窗口前移等方式

全部下沉到社区

目前,沈阳市“全市通办”以沈河区为试点,借鉴沈河区“全区通办”的经验,打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壁垒,让居民尤其是“人户分离”的居民少跑冤枉路,少进几扇门,就近申请和办理相关事项。简单地说,过去居民办理个人事项时,大多必须去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政务服务大厅,不能异地办理。以沈河区为试点实施“全区通办”后,33项事项可在沈河区111个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中任意一家就近申办。

推行“全区通办”,是依法依规建立在“优化政府部门业务办理流程,打破居民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这一立意基础之上的,必须满足执行相同的政策、坚持统一的标准和遵循规范的程序这些条件。为此,沈河区围绕“收受分离”和“收受不分离”两种形式,打破传统模式,再造工作流程,确定了统一的办事指南,设计制作了《全区通办事项清单》《全区通办事项操作手册》,组织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并下发至相关部门和所有街道、社区遵照执行,使区、街、社区三级在统一的标准、时限和流程下进行“流水作业”,保证了各类事项办理过程中的规范有序、高效顺畅。

比如说,生育指标是全区通办33项服务事项中的一项,全区111个社区都是统一办事标准、统一办事流程的,居民可在任何社区就近办理。需要说明的是,全区通办,核心在于减少服务层级和办理环节,把便民服务功能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52项便民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下放、委托办理、窗口前移等方式,全部下沉到社区,街道层面取消审批服务窗口,推行“扁平化”管理,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办事更便利、更快捷、更顺心。

从“群众来办”到“上门办”

材料不全

帮着办

多头受理

协调办

符合条件

立即办

群众有难

上门办

跟踪服务

主动办

全过程一次性办结

全区通办,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居民,第一时间就近就便解决居民的办事难题。在做好“群众来办”的同时,积极推行“上门办”、“帮您办”,让每一项社区工作都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流动“窗口”,广泛收集、核查、反映、解决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

针对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多头受理协调办、群众有难上门办、跟踪服务主动办,力求全过程、一次性办结。

有位60多岁的老先生户口在沈河区五里河街道,实际居住在沈河区南塔街道,女儿工作、居住地点也都不在这两个街道,想帮老人家代办某个事项,由于涉及多个街道社区,子女想要替父亲就近在自己住家附近或利用午休时间在工作地附近申办都不可能。

沈河区实施“全区通办”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要证件、材料齐全,无论在五里河街道还是南塔街道,都可以就近办理。他的女儿对社区工作人员说,平时很忙,老人自己出去办事儿既不放心,也心疼老人。政府让办事儿这个过程网上运作,老百姓就不用拿着这个件儿那个件儿到处跑了,做子女的也减轻了很多负担。

试点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办理厅

相关链接

沈阳市以和平区为试点,推行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办理厅,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针对下班时间和周末的办事需求,和平区打破了现有行政审批服务时间、空间限制,开设了和平区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办理厅,无论白天、晚上还是周末,群众随时都可前往办理。为方便市民在上班时间之外灵活办理业务,还全方位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平台。

24小时自助办理厅位于和平区政务审批服务局一楼,紧靠和平区政务服务大厅,面积180平方米,进驻了审批、公安、交警、医保、银行等5个部门的14台自助设备,可为市民提供企业登记、工程施工、建筑物命名、教育养老、民非社团、特种设备、投资立项、危化产品、文化宗教、医疗卫生等10类,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民办学校许可、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等200余项业务的自助办理服务。

自助办理机由自助受理机和自助取件箱组成,服务对象通过检索办理事项、扫描拍照表格、上传、将纸质要件放入指定取件箱内,完成自助办理,用机器代替工作人员,通过自助取件箱、审批结果邮寄,达到不见面审批。

编辑:陈兵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