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捐赠,汇聚着大爱;一个个“温暖包”,承载着期望与祝福……2025年1月,李明港再次踏上公益之路,为乌鲁木齐市一户困难家庭送去新春慰问物资。这位从河南省驻马店市走出的共产党员,用二十多年的坚持,将爱心播撒在每一个他走过的地方。
李明港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生活拮据。上学时,他每月的生活费仅有几十元,一位同学知道他的情况后,主动为他提供了近半个月的伙食费,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深深触动了他。从那时起,李明港便萌生了一个信念: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李明港的公益之路始于2003年,当时,刚参加工作的他参与了希望小学的捐助活动,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深受触动,从此坚定了投身公益的决心。
李明港(右)给孩子们捐赠书包
2007年,李明港与朋友共同创建了永城市义工联合会,开启了他在河南的公益事业。2008年,随着工作调动,李明港来到新疆,他的公益之路也在这里开启了新的篇章。
从喀什到乌鲁木齐,他走到哪里,就把爱心带到哪里。二十多年来,他不仅为新疆各地的贫困学生捐助了3万余元,还募集了价值超过20万元的爱心物资。
2014年4月,由于父亲患有残疾,家庭又遭遇变故,伊犁州喀什乡的女孩马艳艳的求学之路一度陷入困境。在李明港每月500元的资助下,马艳艳不但圆了求学梦,后来还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学生,李明港通过建立爱心服务QQ群、微信群,为特困生搭建了一对一助学平台,并创立了伊犁志愿者服务中心,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列中来。
李明港深知,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因此,他在2010年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涵盖了医生、教师、学生、军人等多个职业领域。这支队伍定期开展助学助困、敬老助残、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为贫困家庭捐赠物资、慰问残障儿童、帮扶敬老院,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
作为河南能源新疆销售分公司工会副主席,李明港的善举不仅改变了受助者的命运,也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2022年,李明港带着公司20余名员工加入了经开区(头区)中亚南路街道海滨社区的“滨滨有礼”志愿汇,进一步扩大了公益服务的范围。
据了解,2024年“滨滨有礼”志愿汇在海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通过“汇智”“汇力”“汇新”“汇善”四个方面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社区治理与公益服务相结合。截至目前,已有12家企事业单位、11家“三新企业”组织、15个业主委员会、3家物业服务企业、6支志愿服务队等350余人参与其中。
李明港(右)参与义务植树
李明港带领其团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碳超市”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一米菜园”边角地打造、助老助弱服务等。感恩、回馈、责任是李明港二十载公益路的感悟和心得。“我们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帮助更多人,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李明港说。
李明港的公益之路仍在继续,他用二十多年的坚持,诠释了“爱心无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带来的不仅是物资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爱心就是一盏灯,点亮一盏灯,就多一份光明,愿这盏灯继续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让爱与温暖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http://wlmq.wenming.cn/ywjj/202502/t20250210_8816628.shtml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