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夕阳红” 蓝马甲河南高校志愿者将开展百场为老服务

 时间:2024-06-14 08:36:24来源:大河网

“让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重拾‘书包’,筑牢安全‘防诈墙’,用青春之光照亮他们的晚年生活,让他们远离诈骗,享受数字生活的快乐。”6月12日, 2024蓝马甲助老反诈公益暨河南高校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在郑州大学启动,百名队员将在半年内,开展100余场助老反诈活动,用“青春”守护“夕阳红”。

据了解,活动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指导,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主办,大河网、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共同承办。

“双百”行动

帮助老年人跨越这道数字鸿沟

反诈歌曲、互动游戏、趣味运动会……蓝马甲行动联合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成立5支蓝马甲高校志愿服务队,招募上百名志愿者,设立校区周边定点帮扶社区,以“讲师统一讲解+助教分组答疑”等面对面服务形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数字助老、防骗科普、生活陪伴等服务,预计将开展100余场活动。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活动内容,确保活动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团委书记王红晓说,项目前期在学校进行了试点,学校将进一步推动蓝马甲活动的深入发展,在服务老人的基础上,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青年志愿者。

“新”火相传蓝马甲志愿服务团团长郭璇进行分享

“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教他们如何防骗、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更重要的是传递温暖、陪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许多爷爷奶奶主动和我说了他们被骗的经历,让我交到了许多‘忘年交’。”郑州大学志愿者代表夏松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参与“蓝马甲行动”,深切感受到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性,在这个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能让老年人掉队。防诈骗宣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广泛参与的工作,每个人都应是数字助老的“补位者”,多一份包容与耐心,走近老年人,充分发挥科技在适老助老方面的作用,让老年人也能切身享受到数字化时代带来的红利。

洛阳师范学院志愿者代表王力冉告诉记者,学校志愿者团队中集结了各个专业的学生,有法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等,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老年人进行法律知识普及、防诈骗知识讲座以及社会工作交流。

“我们的防诈骗情景短剧特别受爷爷奶奶欢迎,反响很好,结束时总能伴随许多掌声,让我们更加干劲十足。” 王力冉说,接下来他们会围绕不同的防诈骗主题演绎更多类型的短剧来提升老年人的防骗意识。

如何把“00后”们的青春活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与助老反诈做一个更好地融合?“带着这个思考,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编排了一出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夕阳红旅行团,想要运用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潮流方式来给老年人推广普及一些反诈防骗的知识技巧。”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教师、“新”火相传蓝马甲志愿服务团团长郭璇在启动仪式上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助老反诈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

郭璇表示,其实一开始他们也担心老年人可能接受不了“剧本杀”这种新潮的方式,甚至害怕他们由于搞不清楚状况而在现场拒绝配合。后来剧本经过反复的打磨与排练,摒弃了流行用语和网络热梗,减少了说教,加入了方言,放慢了语速,尝试以孙辈和祖辈交流的方式与现场的老年人进行互动,结果在真正实践时,学生和老人们“玩”得异常投入异常开心,现场效果完全超出预期。

从创作校园反诈短视频,到走出课堂为老年人带来反诈“剧本杀”,00后用“知识+剧本”的方式为反诈宣传注入了新的动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蓝马甲行动中,开始为周边社区的老人提供反诈防骗和智能手机教学服务。志愿者们说,经过几场活动之后,他们深切感受到老年人的孤独和对孩子回家的期盼,都想等放假了赶紧回家多陪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一个提问

为他们打开了解和适应“新世界”的大门

书店里竟然找不到一本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书?

那么,谁能来帮助他们了解和适应这个“崭新世界”?

伴随这一问题,“蓝马甲”应运而生了。

蓝马甲诞生于2020年,由全国老龄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发起,100多家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数字助老公益行动,帮助老人缓解智能手机不会用、不敢用的困境。

多年来,蓝马甲累计线下服务全国超过144万人次老人,线上接受老人咨询、服务超过2000万人次。其中,在河南,蓝马甲连续2年在郑州市公安局的指导下,举办了主题为“档案馆”、“答案展”的防骗助老展,将沉浸式防骗场景融入商场、社区。

河南蓝马甲高校志愿服务队在周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不仅是在商场,在老人常去的超市、图书馆、社区、地铁站等地,人们都能看到穿着蓝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可能是人民警察、物业经理、大学生、企业员工、保安等等,一遍遍为需要帮助的老人讲解助老与反诈知识。迄今为止,已服务超过10万在豫老年人。

“在此前的针对老年人的调研中,超过80%的老人提出希望有身边人的服务。生活在社区附近,既有服务热情,又有服务能力的大学生,是老人天然愿意信任的对象。” 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王亦菲表示,很高兴看到了非常多的热情学子参与,他们有的利用金融专业特长向老人科普金融防诈,有的给予老人心理慰藉,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在全社会营造扶弱助老的良好风尚。

王亦菲告诉记者,“蓝马甲”深知线下服务的这10万人次,与老龄化社会不断深化愈来愈多的老年人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在半个月前,联合大河网在内的全国20多家媒体、平台、企业,共同发起 “蓝马甲·老有用了”助老科普网络,致力于链接更多力量,引导社会广泛关注“银发群体”。该科普网络将围绕有关防骗、健康、数字素养、权益保障等专业科普内容,各家成员单位将结合自身专业能力与资源优势,在“老有用了”助老科普网络平台上,与“蓝马甲行动”携手共创面向“银发群体”实用好用的科普内容,帮助老年人无障碍融入数字社会,提升生活幸福感。

蓝马甲河南高校志愿服务队启动

仪式最后,团省委二级巡视员韩冰、郑州大学校团委书记王红晓、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副主任张艳峰、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行动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王亦菲以及大河网副总编辑、政务中心主任郭俊华等共同为志愿者代表授旗,见证蓝马甲河南高校志愿服务队正式启动。(赵檬 刘晓明 李思豫)

【责任编辑:张 磊】

编辑:WX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