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融媒之帆 起乡村振兴之航

 时间:2022-10-12 09:54:04来源:当代大学生网

县级融媒体中心处于我国四级媒体传播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新闻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它能否通达有效受众群体、能否站稳基层受众市场,对舆论传播是否取得实效,至关重要。2022年7月中旬,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融媒火耀彝州社会实践团队,怀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来到禄丰市金山镇融媒体中心学习考察,开启了奇妙的实践之旅。

在实地考察之前,我们针对禄丰市融媒体中心搜集整理了许多图文资料,对其组建成立和发展现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充足的准备使我们对这次融媒体之行充满了信心,对即将到来的采访环节也满怀期待,但最终这次实地走访的收获还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7月11日,在工作人员的悉心陪同与讲解下,我们参观了金山镇融媒体中心,并与融媒体中心主任赵志伟及总编刘增慧进行了对话和访谈。

在参观大厅、演播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虽然禄丰市融媒体中心成立才刚刚三年多,但已经形成了高效完善的生产运转流程,拥有着一整套全面的应急预案。在任何时候,中心的工作都能繁忙而有条不紊地推进。采访中,在谈及融媒体中心对乡村振兴的助力时,赵志伟先生表示,融媒体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是其无可推卸的责任。报道典型、总结经验、曝光落后,融媒体中心一直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图为禄丰市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傅乐怡 供图)

这次探访禄丰市融媒体中心,让我们见识了融媒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运作与效用。与禄丰市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农民的交流,使我们发现,“融媒体+乡村振兴”的概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禄丰市融媒体中心创设的“e禄丰云”APP,引入了干部培训、党务政务、电商等服务内容,对接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无时无刻不在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禄丰市创造性地采用“媒体+直播+电商”的助农直播模式,正是融媒体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典型代表。

(禄丰市融媒体中心内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傅乐怡 供图)

回顾这次融媒体中心实地调研的足迹,我们算是真正体会到了“融媒体+乡村振兴”带来的活力与机遇。禄丰市对融媒体潜力的挖掘与开发,让民众们看见了一条能突破语言差异、地理障碍、时空限制的致富之路。“媒体+直播+电商”的助农直播模式,帮助合作社和种养植户走出困境,实现增产增收。融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突出贡献,验证了其本身的价值,也昭示了融媒体在未来的光明前途。融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任何人都不能掉队。县级融媒体中心帮助乡村走向振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方法、汲取经验,以融媒体为帆,在时代的洪流里与乡村共同起舞,一齐向前,才能真正协助乡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这次与我们自身学科紧密相连的实践调查,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融媒体的神奇与力量,也检验了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得到了许多成长和收获。禄丰市融媒体中心的实践之路告一段落,但乡村振兴的征程还未结束,我们的漫漫人生实践路也才刚刚开启。相信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未来的实践之路都会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