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7月11日-15日,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由学院副院长彝药专家黄相中老师、党委副书记李文义老师带队,赴楚雄彝族自治州下基层、进深山、访名医、做传承,从常见彝药种类、民间彝药常用方剂等方面开展民族药调研及其现代药学应用与发掘社会实践。
团队合影 主办方供图
团队深入乡间地头,挖掘与传承民族药材。寻访到当地有名的彝医,通过访谈了解到当地家族在长期的采药与用药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常用的彝族特有药剂,并将基础药方传承到第9代,走访当地有名的彝医——紫医生,其个人坎坷的学医经历,并通过不断学习,致力于探究传统彝族医药与现代医药之间的融合,观摩了紫医生为病人诊疗的全过程。同时也走访彝族传统医药传承人,分别从彝族植物药、彝族动物药和彝酒方面通过访谈了解到当地彝族人民历代相传的药方。老人看到同学们认真的记录,感到非常欣慰,并表示希望民族药能更好地传承。在当地医生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进入山林采集老鹳草、鬼吹箫、灰毛莸、金丝桃等当地常用植物药样本,一部分制作成标本,一部分鲜样直接带回实验室,对其内生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
药材采集 主办方供图
团队也有幸到中国彝医药博览馆,了解了《齐苏书》、《毕摩经》等珍贵彝族药书,寻访彝药本源,看到了大量彝族本草药物和动物药物的标本与介绍,以及现有彝药制剂和特色疗法等,馆外还有彝药材种植“百草园”,增长了同学们对于彝族地区彝族医药的认识,坚定了同学们做好民族医药传承创新的信心。同时,团队走进楚雄神威药业展览馆,该药企立足楚雄当地彝族医药,引入现代药学技术,为民族医药的延续与民族医药文明的发扬提供了新的思路,致力于彝药及制剂研发,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种20余种,涵盖11个品类。
中国彝族医药博览馆参观学习 主办方供图
此次赴楚雄彝族自治州调研社会实践之行,收获满满,通过调研、采集和参观医药博物馆和彝族医药企业,让同学们对彝医药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做好传承和科普宣传,同时也将继续充分利用宝贵的彝药资源,开展其现代药学应用的发掘,将中国传统医药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走访调研 主办方供图
走进楚雄神威药业 主办方供图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