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我肯定会坚持到底。”这是一位00后热血青年对于献血这件事的决心和态度。
这位青年叫李浙旗,1.87米的大高个,现就读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明明可以靠颜值征服你,却用行动温暖你。
他是一位固定无偿献血者,也是一位无偿献血志愿者,现已累计献血38次,献血总量达13300毫升,志愿服务时数达277小时。
他18岁开始参加无偿献血,19岁开始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喜欢打篮球、游泳、跑马拉松,每日坚持健身,一个阳光大男孩用一己之力托起无数陌生人生的希望。
年纪轻轻,献血量已达上万毫升
2019年6月,正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李浙旗,正好准备参加一个摄影比赛,需要外出采风,经过运河广场时,不久前刚满18周岁的他看到广场上有一个献血屋,毫不犹豫地走进献血屋,完成了他一直想做却因为年龄原因未能如愿的一件事,成功捐献了400毫升全血。
从那时起,他的热血青春之旅正式开启了,从捐献全血到捐献血小板,只要献血间隔期一到,他都会准时“赴约”。年纪轻轻,献血量已达上万毫升,很多人可能都无法理解,李浙旗却这样说:“当您看到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自查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后,前后做了十几次骨髓穿刺,输了几十次血,那种对血液和生的渴望,你就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坚持献血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是觉得这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做的事。”为了有计划、有目标地定期参加献血,帮助更多的人。2019年,李浙旗还主动加入了浙江省的“热血先锋”养成计划,“热血达人”、“高校热血先锋”、“热血先锋”三个项目现均已完成并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
2020年11月,李浙旗累计献血总量达4000毫升以上,通过支付宝“电子无偿献血证”在线申领了浙江省的“三免”荣誉证,持证享受了在省内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门诊诊查费,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三免”优惠政策。
“做公益让我觉得很快乐”
公益之路不止于献血,还有志愿服务。“我还年轻,除了学习,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做公益上,做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上。”2020年11月,李浙旗加入了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一位大学生是如何将学习和做公益兼顾的?李浙旗说:“学校有课时,我会好好学习。学校没课时,我要么去献血,要么去参加志愿服务,我的时间都是排满的。”
从此以后,在杭城的各个献血点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位身穿志愿者红马夹、高大、帅气的热血青年,或在献血车旁宣传无偿献血,或在献血车上服务爱心献血者。我们的献血点上、献血屋里也多了一份青春的气息。
“做公益让我觉得很快乐!”有一次,李浙旗在西湖边上的青少年宫献血点参加志愿服务时,他这样感慨道。那时,他一边沿着西湖边发放宣传折页,一边感召旅游观光的游客,空暇时,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这样的服务氛围让他身心舒畅。
他表示,不仅可以亲身参与志愿服务,还可以与其他资深的志愿者交流服务技巧,这让他受益匪浅。
2019年9月,李浙旗自愿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2月,参与完成了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自愿用有限的生命做好、做实更多公益事业。
他的朋友圈折射出满满正能量
2019年12月22日,“献血”打卡;2020年4月26日,“跑步、健身”打卡;10月1日,“第十一次献血”打卡;2021年1月1日,“新年第一献”;2021年6月23日,健身房“健身”打卡……
李浙旗喜欢定期献血,也喜欢定期健身锻炼,他时常会把这两件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发在朋友圈与大家分享。渐渐地,他的一举一动也折射出他的热血气概,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微信朋友圈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身边人,他的同学看到他的朋友圈后,也纷纷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加入热血青年的行列。
除了献血、健身,我们在李浙旗的微信朋友圈还发现:他还酷爱参加马拉松比赛。2019年11月,李浙旗首次参加杭州马拉松比赛,并完成小马拉松的赛程。同月,他还成功解锁了绍兴马拉松和线上南京马拉松。2020年,他有了新的突破,在“绍马”中,完成了21公里半马。奉献没有终点,奔跑也没有终点。李浙旗在一次次奉献中,刷新“个人献血记录”;在一次次奔跑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奉献中传递大爱,成长中汲取能量。从专科到本科,从杭州到绍兴,从校园到社会,已是入党积极分子的热血青年李浙旗,高大、健硕的身躯背后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跑马拉松……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青年大学生用最美的行动为新时代青年人树立起最好的青春榜样。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