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百年华诞后的暑期,滨州医学院熠韶华大学生时政宣讲团投身广袤的田野,记录身边榜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医者仁心……1050名大学生宣讲员,405支宣讲小分队,走遍全国,寻访412位基层党员典型,开展各类形式宣讲548场,受众达4.2万余人次。
撬动田野的精神宝藏
“当村支书把陈宝国推荐给我,我一下子愣住了,这不就是村里那位平凡的老爷爷吗!走进他的小屋,看到一摞摞红彤彤的证书、奖章,才知道面对的是一位多次立功的退伍老兵、老党员。”家住山东临沂平邑县的史鉴先锋队宣讲员陈鑫宇同学在她的访谈记录中写道,“老人当过几十年工程兵,党龄56年,修过的路、打过的山洞数也数不清,腿上、手上至今还留着伤疤。自己却很淡然地说,‘吃苦就是为给咱老百姓做好事啊,作为共产党员,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心里就得装着老百姓’。”
据了解,暑假期间,类似的宣讲访谈记录已经累积了近60万字。宣讲团指导教师曹锡山介绍,适逢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了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为了更好地传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在暑期伊始推出礼赞先锋千名大学生时政宣讲活动,鼓励学子“冲出象牙塔,记录身边榜样,以充沛的田野感悟讲好建党精神”。
同学们热情高涨,分成405支小队沉入社区、工厂、乡村。很快,400多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无私奉献的鲜活榜样浮出水面,其中不乏抗战老兵、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人民教师等。
老兵张子珍带着浓浓的日照口音讲述参加渡江战役的情景,“当时不知道害怕,一心就想跟着党,把长江渡过去,解放全中国”;退休医生梅志英面对一位3周未能顺利排便的男性患者,毫不犹豫地俯身用手为患者解困,“这就是一名大夫的日常,紧急情况下,我只记得自己是党员,是医生”;民警王选涛面对用手雷绑架人质的嫌疑人,毅然冲上去夺下启爆器,“这种情况下必须站出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警察的责任”……
平凡背后的不凡举动,朴素之中的大爱情怀,不断激荡着同学们的心。梅靖晨同学说,这次党员访谈就像是一次民间寻宝,给我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记忆,值得一生珍藏。陈鑫宇等同学则在采访后第一时间写下了入党志愿书……
拨亮田野星星火炬
如何将大学生亲手采撷的火种、火花,借助宣讲的力量,汇聚成点亮基层田野的火炬?滨州医学院着力创新宣讲模式,开辟了线下线上两个阵地,突出场景化、故事化、口语化表达,让理论宣讲变得有趣、有情、有意义。各路小分队汲取前期访谈积累的“干货”,各辟蹊径、精研细作,推出一道道基层群众喜欢的“风味餐”。
青春向党宣传队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宣讲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特制了一组党史小故事、一串红色经典歌曲,孩子们边听边唱,载歌载舞中感受着党的光辉历程。
红色文化宣传队带着30余位当地村民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不仅重温百年党史,还讲述所在镇村的变迁史,把“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活化成“家门口发生的事”,不时激起乡亲们的共鸣和掌声。
231抗洪小分队的宣讲方式十分接地气。她们走村串户,进到长辈家就围坐炕头上唠;遇到学生娃,就集结到场院里聊。一边教村民看电脑视频了解河南灾情中的家国事,一边结合当地天气讲解抗旱防洪知识。老人们看着奋战中的年轻子弟兵心疼得抹起眼泪,孩子们则打探着怎么给河南捐出自己的零花钱。
在网上,青年大学生更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和独门技艺,将视频宣讲做得有声有色。307美少女彩虹队把受访党员直接请进了直播间,边采访边感悟,边宣讲边剪辑,原汁原味一气呵成。288队将宣讲开进了红色纪念地,从德州革命烈士陵园到怀周祠,从焦裕禄故居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队员们分置几处,隔空互动,让不同时代的战士、英雄、伟人、楷模共同“聚”到宣讲舞台,一起解读伟大建党精神的密码。
截至目前,大学生时政宣讲团已开展宣讲500余场,在B站上传了405个宣讲视频,时长2500多分钟。由于透着浓浓的乡土味、故事味和情感味,被受众称为来自田野的时代“潮品”。
身体力行 添彩田野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苦劳动和艰苦努力!”做完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的宣讲报告,快乐星球宣传队的3名队员仍然不能平静,“总觉得要抓紧做点什么!”
暑期结束前,这3名分别来自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和药学专业的大学生递交了2000余字的实践调研报告。报告以“乡村振兴 听健中国”为主题,调查了所居住的乡村村民听力现状以及助听器普及情况,为乡村听力障碍预防及康复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魏志伟同学说,测试结果并不乐观,乡村中老年人听力损失较严重。更让人痛惜的是,如果能提早了解一些预防高噪音和意外伤害致聋的知识,这些损失本是可以避免的。队员们打算,下次将重点教会村民们做耳部保健操,科普防聋和配戴耳机的知识。
作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熠韶华大学生时政宣讲团始终坚持把“学、讲、做”全线贯通。此次暑期宣讲,学校进一步倡导宣讲团做好记录报告、宣讲报告和实践报告,结合医学生所长,为群众办实事。
家住滨州市滨城区的李娟娟同学在当地中学搞起了“1+1”宣讲活动,一方面开展党员先锋故事交流会,一方面向学生普及健康急救以及疫情防控知识,现场带领大家们真操实练,圈到了一批“科普粉”。
家住烟台招远的宣讲团成员赵海贝,在德尔塔疫情波及本地的关键时刻,主动认领防疫任务,冒着酷暑,在监测点帮助开展信息采集汇总,连续10个小时不下火线。
“强国有我,重在锤炼”,据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近期学校将把这些00后大学生在田野中的学思践悟,进一步“回炉”提炼,炼出一批优秀宣讲人才和宣讲精品,在校内开展巡讲,并融入教师的思政课堂中。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