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聂海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最近,正在找工作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四学生胡傲然“心里很有底气”,因为手上有了一份“经营3年”的特殊成绩单——在她手机“口袋大学”(PU)的App上,286个实践学时、867积分,这是她大学参加“第二课堂”收获的完美答卷。
从2013年开始,该校就开始探索大学生“第二课堂”学时的量化考核办法。大学生只要安装PU,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学校所有的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实践服务等“第二课堂”的活动资讯。参加完任何一项活动,只要通过手机扫描活动二维码,后台就能记录参加的活动名称,并记录下相应学时。
22岁的胡傲然很热衷垒球文化节。上大学前,她对垒球运动一无所知。第一次看到同学们在训练垒球,她很羡慕却没自信。在学院团委书记张倩的鼓励下,她报名了。学校女子垒球队队员手把手教她。她了解到,学校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垒球文化节已举办15届。今年,该校江苏女子垒球队还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运会并拿到了三连冠。
除了丰富的文体项目,胡傲然还参加了“Think+大声思考”自由论坛,这个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论坛,“几乎是一届比一届人多”。奥运精神、抗击疫情故事、建党100周年……一年中的“大事小情”都被同学们搬上讲台。如今,原本有点怯场的胡傲然,也因为参加论坛变得健谈起来。有几次,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百人演讲。
为了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该校近年来出台多个相关制度性文件,社会实践学分由校团委统筹,并进入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单。另外,对参加实践学时也有封顶的规定,以防出现学生对第二课堂参与热情过高,而忽视第一课堂学习的局面。
经过多年探索,该校建立了成果导向明确的“风尚南工”“知行并进”“创新攀登”“艺行美道”四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课程体系,所有的精品课程都“有完整的培养方案、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有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明显的育人成效”。目前,全年开展相关课程8500余项。
今年11月,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迎来了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在活动当天的实验课上,志愿者姚焕地在水质浑浊、有气味的水体中加入活性炭,与小朋友们一起见证“奇迹”:水质渐渐变得清澈,“这就是最简单的改善水质的方式——吸附。”
“我的第二课堂分数早就满分了。”4年来,姚焕地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5305小时。如今,作为“志愿达人”的他报名了研究生支教团,希望能去祖国西部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
“今年光公益服务项目就有1754个!”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熊健说,他是第二课堂学时量化考核平台的学生负责人。“2019年文体艺术活动有1088项,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降到802项。”让熊健惊讶的是,思政类的相关活动“不降反升”。仅2020年,该校就举办了7529项思政类活动,占比第二课堂活动总数超60%,创历年新高。
“政治引领更有力度了,团组织力量协同也更有效了。”该校团委书记王郁超举例说,调查发现,2017年,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5646项,其中学生评价3分以下(满分5分)395项;2020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11827项,其中学生评价3分以下237项。“3分以下的满意度从7%降到了2%。”
此外,“第二课堂”也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有精度。2020年,该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优秀组织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这与该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
2017年,全国首家大学生第二课堂数据应用中心在该校落户。如今,该校越来越重视青年发展的大数据分析。比如,从“第二课堂”角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利用平台大数据健全课程评价反馈机制和党政决策参考体系。另外,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质量、第二课堂实践育人项目开展质量、学生个人职业倾向及能力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青年发展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信息。
王郁超说,在目前“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工作实现全面覆盖的基础上,该校在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强化思想性,积极打造团支部工作成绩单,为团员日常教育提供全过程记录,要把“第二课堂”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责任编辑:张建伟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