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馆·知史
团队于7月19日和7月20日分别参观了金寨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金寨革命博物馆。参观当天虽然下着小雨,但是前来参观学习的个人和团队络绎不绝。金寨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于梅山镇红军村,由于离宾馆距离较远,团队成员早早就从宾馆出发,步行到达场馆。纪念馆正门头上的馆名由邓小平题写,门外镶嵌着由邓小平题写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匾额。首先团队跟随众人来到序厅,厅内主要摆放各类历史文物,有图片,图表,雕塑等将近400余件。而后进入将军馆,大型雕塑群生动再现了“将军摇篮”金寨县1921-1949年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烈士纪念馆旁是金寨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包括六个部分。现已形成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村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中央的烈士纪念塔更是镌刻着由刘伯承题写的“燎原星火”4个大字。面对此情此景,过路的每一个人都自觉的低头面向纪念碑默哀以表缅怀。
第二天团队去到了另一个著名红色场馆——革命博物馆,见到了来自各地的由教师、政务官员、学生组成的团体在此参观学习。团队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讲解员生动具体的描述了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金寨县的革命历史和沿革。在馆内,陈列着各个时期牺牲的包括500余名县团级和111位地师级以及8位省军级烈士在内的11093名革命烈士名录和著名烈士的画像和事迹。难以想象,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如此众多的革命战役,曾有那么多的先烈英豪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正如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中所说“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人民现有的幸福和平是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用鲜血换取的,当代的青少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从出生那一刻起,便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街访·明史
为更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对金寨县的革命历史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团队在参观完纪念馆后决定在当地的红军广场进行街访,随机对来往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采访。首先选取的采访对象是当地的环卫工人,老人年事已高,加之方言不易理解,采访被迫中断。就在团队一筹莫展之际,迎面走来一位白发苍苍,身体健朗的老者,团队选定目标把握时机,同老者相聊甚欢。从老人家口中得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爆发了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地和中心区,是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红28军的主要发源地。老人家说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具体细节他也记不太清,印象较深的是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食不果腹,因此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随后我们采访了一位携孙子游玩的奶奶,一位下棋的青年人和一个跟着家人外出游玩的小朋友。奶奶和青年人都是当地的居民,他们谈到由于这里是著名红色旅游景区,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也很高兴现在年轻人都愿意学习历史,回顾历史。对于年龄尚幼的小朋友,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每时每刻都生龙活虎,充满活力。很佩服孩子的父母有如此的远见和卓识,的确,只有从小历经历史文化的熏陶,才能从心底埋下爱国的种子,绽放出绚烂的花朵。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当代青少年,不敢和那些仰望星空的伟人先驱比肩,但忠实守护我们的国家却应是每个人的底线。
观园·悟史
活动的最后一天下午,团队决定去往鄂豫皖纪念园和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等地实地考察参观。在乘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后,团队终于到达了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区。远远望去,遗址与周围道路绿化产生了鲜明对比,看上去是那样的“破旧不堪”。也正因为对革命旧址的保留和保护,才得以让更多的人真切了解和感受到当时革命党人居住生活环境之艰辛。进入园区,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当时的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多张床铺,床的框架虽是木质,但却十分牢固结实。在走廊尽头还设有防空地洞以紧急避难,难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是过着怎样担惊受怕的艰苦生活。园区内还修建着一座耸立的瞭望塔和几处古时候的民宅。在园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才了解到,园区占地1.5平方公里,集旧址展示、历史事迹陈列、革命传统教育、休闲观光影视基地为一体。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部队,是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强的党性观念的人民军队,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这里的武装斗争。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从来不缺伟人英豪,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万里长征到文化革命,中华人民始终是不易言败,不可战胜的。西方媒体总称中国是蜿蜒在东方的一条巨龙,步入21世纪后,这条巨龙醒来了,并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直冲云霄,让整个世界为之震颤。
古人云“知识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在这次三下乡之旅中收获颇丰,从了解那段历史到感悟那段历史,最终铭记那段历史。革命先驱们在抛头颅,洒热血,炮火声中换取的和平,不容得任何人践踏。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祖国一片欣欣向荣,习总书记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诚然,能够生活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已属不易,愿每个青少年都能以汗水构筑荣光,为祖国挥洒热血。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