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设立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奖学金

 时间:2021-09-02 09:09:16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咱们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一路重温党史,好不好?”

“我们还可以印制一些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册,在寻访革命老区的发展变迁的同时,也能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居民做做贡献......”

这是今年暑期前,安徽医科大学“寻根·筑梦良医”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的场景。该团队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祥胜说:“上学期,我和同学们讲到中共一大的时候,就想着将一部分课程内容‘搬’到历史发生地,将理论教育融入亲身实践,今年,这一设想付诸实践。”

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以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为目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畅通有效育人路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建起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实践育人新机制。

同时,该校专门研究设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奖学金,向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育人效果的校、院两级社会实践团队奖励5000元或1万元的专项奖金,优秀团队和个人也可获得社会实践先进等专属荣誉。8月26日,该校通过了奖学金相关细则。

“设立该奖学金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激励措施,是学校社会实践激励评价体系和学生奖助体系的重要组成。奖金按照‘以奖代补’原则,目的是激励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在‘行走课堂、中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该校团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每年9月底左右发放完成,须全部用于团队学生当年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所发生的合理费用开支。

自2018年起,安徽医科大学探索实施《安徽医科大学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评定办法》,创新性将劳动教育纳入测评指标,并配套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实施方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等制度,突出定量测评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测评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记实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

每年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多元评价体系中重要环节。今年,该校46支重点团队、2306名青年学子投身基层实践。

活动开始前,校团委还专门出台《安徽医科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强调社会实践的原则、任务和目标,要求实践团队处理好学校实际与地方需求、品牌传承与活动创新、重点组团与全员参与等关系。

长期以来,安徽医科大学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第二课堂育人价值,有意识地融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等内容,搭建出包括创新创业、文体艺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学组织工作等在内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清晰的实践路径。

学生参加东南学堂、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研修主体班培训经历,参加主题团日班会、形势政策等思想类活动经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全和谐文明宿舍评比等,都可获得相应积分。平台会以科学的量化标准给予评价。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也可以登陆系统,及时了解到学生状况并指导。

学生刘晓雨说:“我很喜欢参加‘二课’活动,并不只是为了获得积分,而是为了获得不一样的认识和体验。有的课堂上一知半解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就变得易于理解了。”

“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链条,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育人新循环。”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表示,学校将按照课程化目标、项目化模式、社会化方式和品牌化战略等要求,积极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