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家乡,就是所有需要他们的地方。”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家书·青年”主题分享会上,青年学子深情朗诵,四位有故事的青年榜样以家书为载体,依次带领大家体悟历史画面中的信仰味道。
这是人大青年学党史的一个生动场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打造一系列党史“金课”,青年学子争坐最前排,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蔚然成风。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最早专门开展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校。1956年,何干之、胡华等老一辈学者创立了中共党史系,大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全国,成为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骨干和全国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秉承优秀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将党史纳入思政“金课”建设内容,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和选修课,吸收前沿内容、集中优秀教师、给予全面保障;加强高校之间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与项目合作,建好用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及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让思政课在协同合作中提高质量。
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中国人民大学将“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开设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社会主义5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三门关于“四史”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选择性必修课,引导全校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推动落实。在党史研究、党史学习、党史宣传、党史育人方面不断走深走实。以学为本,持续提升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学相长,担当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母机’;领导领学,让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
5月26日,教育部党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联学会开始之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湘潭大学教授刘建平分别在北京、韶山两地,以视频连线方式开展“同上一堂党史课”活动,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互动、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两地学子都受益匪浅。
“党史联学”聚焦广大青年普遍关心的具象问题,传道解惑,一人提问,多人回答,广受师生欢迎。看准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广泛开展联学活动,先后赴首都体育馆开展中国人民大学冬奥“馆校对接”调研暨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赴中国航天员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地研学。
这些活动得到了老中青三代党员的普遍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高度重视党史学科的建设和党史育人功能的发挥。”
在中国人民大学,除了朗诵剧、合唱团、微电影、知识竞赛这些活动之外,各专业学院还有自己的学习高招:外国语学院举办“译百年党史,忆百年征程”中共党史多语种翻译大赛,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利用档案学专业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推动党史学习从教室走到档案馆。亲近党史,成了人大青年生活的一部分。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还发起“弘扬时代理论,迎接建党百年”系列宣讲实践活动,通过校内外党团组织共建、形势与政策专题研讨、高校联合宣讲、设立地方单位实践基地等多种类型的宣讲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学校-社会”联动格局,从青年的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用理性且专业的发声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讲述给人民群众。
为讲好“党旗下的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延河讲师团”,广泛吸纳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同学参与,贯穿“大中小一体化”,把学党史、悟党史、讲党史、用党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主渠道、课内课外全频道、社会服务大熔炉,引导青少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深悟透、学思践行。
“今天,当我们在‘红船领航’党员先锋训练营中熔铸信仰,在话剧《陕北公学》中叩问初心、在‘延河讲师团’讲述‘党旗下的思政课’,在‘千人百村’社会实践中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在接力扶贫支教中点亮雪山下的希望,不变的是永远澎湃的赤诚本色,传承的是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成员、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任昊晨的回答,也是千万人大学子的回答。(记者 记者 姚晓丹 通讯员 孙浩爽)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上党史课要坐最前排!”
编辑:chengfang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