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小锋:让大学生走近文博

 时间:2017-02-21 20:58:1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宣传部长

机缘巧合,近来接触文博资源的机会多了起来,特别是寒假期间,经常看到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家长或亲友的陪同下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心中甚是欣喜。这些孩子中,有的是带着完成学校布置寒假作业任务来的,有的是因兴趣爱好而来,不管是因何种原因走进博物馆,都是极富意义的学习活动。颇感奇怪的是,在走进博物馆的人群中,大学生的身影较为稀少。笔者想这或许是与适逢寒假、学生回家有关。但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即使在平常时节,相对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而言,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的比率也是偏少了些。

事实上,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文博资源的认知水平、熟悉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富强繁荣、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成为博物馆里的常客和传承文明的主力军。

首先,文博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在成风化人中扮演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文物见证历史,启迪未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说,文物资源就是“活态”的历史,是“具象”的民族精神和智慧创造,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结”。文物资源是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怀的,文物资源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文物资源既应该被珍存保护、传遗后世,更应该走出“深闺”,发挥熏陶教化功能,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砥砺民族奋进、激发创造灵感的活水、源泉。

其次,让大学生走近文博资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文博资源的教育功能,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不少文博系统开动大脑、创新形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国家文物局在京举办的“长城公开课”、故宫博物院如火如荼的文创活动、北京文物局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联合组织的燕国“达人游”、首都博物馆举办的“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等活动,都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身,很接地气,广受欢迎。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针对中小学生或者社会公众的,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活动仍较少,主动组织和引导大学生接触文博资源的努力仍不够。事实上,在大学生中开展文博系列教育活动具有更大的优势,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相对较高,对文博的兴趣和爱好更为稳定而持久,同时,大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从事参观、学习、志愿服务乃至国际文博交流、国际文博知识传播等活动。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待文博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对待历史的态度;而对待历史的态度,又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能达到的高度和远度。

最后,社会各方要想方设法为大学生走近文物资源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要让大学生多走近文博资源,则需要社会各方共同使力。一方面,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博单位要为大学生走近文博“开绿灯”,在门票上优惠或免费,在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学术调研上提供便利。文博单位要避免“自说自话”,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同时尽可能地增强文博资源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教育性,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博展览“灵动”起来,让文博资源“插上网络的翅膀”;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在大学生中开展文博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文博教育活动当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化战略、树立“文化自信”、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抓手和渠道。高校要从顶层设计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意识地增加相关内容,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文化遗产、文物鉴赏等专业或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邀请文博专家进高校举办专题讲座,在高校开展文博主题展览、举办文博知识竞赛、文创设计大赛、文博摄影大赛,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文化遗产调查、文博展览参观、文物考古实地考察、文博志愿服务等,让大学生在特定的场域、氛围中学习历史、传承文化、培养兴趣爱好。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走进博物馆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时。

编辑:孙叶盛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