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个小小的梦想,想去给贵州偏远山区的老人拍全家福。但是近3000元的照片打印机却难住了我们正在读书的大学生。”1月11日,贵州都市报刊登了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萤光公益协会想去为村民拍摄全家福,欲借台照片打印机一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看到本报新闻后,第一时间和贵州都市报联系表示:“大学生们做公益,我们来买单,奖励万元公益金助力。”
1月24日至2月6日,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萤光公益协会4名志愿者放弃春节休息的机会,带着数码摄影器材、电脑、打印机等走进湄潭县、榕江县、凤冈县、纳雍县等近10个县份的偏远村庄,为当地村民拍摄了上百张全家福照片和生活照,拍摄完后,他们现场打印照片将照片免费送给村民。
去偏远山区拍全家福
活动组织者是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萤光公益协会大三学生李伟。
李伟告诉记者,他来自凤冈农村,发现老家有很多村民,几十年都没有拍过照片。李伟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其他同学,没想到,很多贵州农村的同学也有同感:在贵州很多偏远农村,许多村民没有拍过几张属于自己的照片,有的甚至一生没有拍过照。
为此,李伟和协会的同学商量,想为这些没有拍过照片的乡亲们做点什么,于是,李伟结合他的专业和协会的力量,发起了“‘萤光·印相’全家福送摄影下乡”公益拍摄活动,让志愿者的爱心和温暖,透过镜头分享给山区的人们。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看到本报新闻后,第一时间和贵州都市报联系表示:“大学生们做公益,我们来买单,奖励万元公益金助力。”
1月24日,李伟和协会的4名志愿者开始出发,正式开启了全家福送摄影下乡的活动。
活动首站分别走进湄潭县天城乡德荣村胡家寨和榕江县乐里镇大寨村,这两个村寨在当地都属于偏远村寨,人户散落人口较为稀疏,所以徒步拍摄一天下来,拍不了几户人家。
而此次活动拍摄的近十个偏远乡村,情况都和上述两个村寨情况差不多。
之所以选择偏远的乡村进行拍摄,李伟告诉记者,因为这里的乡亲更需要属于他们的全家福。
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
冬季的贵州,雨雾迷茫,道路泥泞,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舒菊告诉记者,去凤冈县王寨镇土黄村时,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路上全是泥土,车无法进入要拍摄的地方,几名志愿者分别背着设备走路进村。
“走了十几公里,大家鞋子全都是黄泥,第一次走这种山路,说实话,走到半路的时候,我很想放弃。但想到在这样的大山中,可能有不少乡亲还没有拍过照片,于是咬咬牙,又坚持了过来。”舒菊说,两天的时间,他们为当地十几户人家拍摄了全家福。
虽然辛苦,但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新年的氛围,贴春联、放鞭炮、唱山歌……好不热闹;乡亲们的热情也让志愿者们很感动,在剑河县南脚村,好客的苗族村民们硬是将志愿者留在寨里吃完饭后才让离去。
不过,整个拍摄的过程并非十分顺利,在镇远县拍摄的时候,由于相机出了问题,无法拍摄,志愿者们就用手机拍。
“不少村民拿着自己的第一张照片,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无尽的喜悦。”李伟告诉记者,一路走来,看到不少偏远农村的老人和儿童首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全家福”,就觉得此次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
编辑:何凌芝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