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达州2月4日讯(通讯员冯品乾 栗莉)2月2日,赵塘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光。他们将在赵塘小学开展为期二十天的志愿活动,为这里的学生传授知识,点亮希望。
微光们的到来受到了赵塘小学领导教师的热烈欢迎,微光们一来到学校,就虚心的向值班老师冯品乾了解赵塘的风土人情、了解学生、留守孩子家庭情况。他们整理好行囊,采购食材,自己生火做饭,你洗菜,我切菜,你生火,我加柴,一个个分工明确,在欢声笑语中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虽然被油烟呛得睁不开眼睛,虽然没有鸡鸭鱼肉,虽然远离家乡的味道,但是今天的饭菜,格外的美味。
夜不知不觉的悄悄降临,山里的夜晚黑得很早,和城市里的热闹喧嚣不同,赵塘乡的夜宁静安详,微光们在这里开始了第一晚的生活,在这个夜晚发生了一件让大家很感动的事情,有一位志愿者的睡袋很薄,难以抵抗寒冷,冯老师自掏腰包,请司机师傅帮忙从城里带回来一床被子,让志愿者使用,以防感冒生病。微光们在这里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很多帮助与照顾,一声声谢谢诉说着志愿者们的敬意与感谢。
2月3日,微光志愿者们早早的起床,在冰冷的凉水中刷牙洗脸,准备迎接前来报道的学生和家长。干净整洁的教室,热情自信的笑容,这群可爱的志愿者们将自己全部的热血都奉献给了赵塘小学。签名报道,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微光组织,讲解支教活动中的安全须知,微光们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每一项任务。望着一张张羞涩天真的面孔,听着一句句纯净清脆的“老师好”,在这里,微光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孩子们服务。
据悉,微光支教第六期第四支队的微光们也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文体用品和礼物,当然,微光支教的免费午餐计划在这里依然会延续,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营养午餐。在这一次的支教活动中,微光新开展了国学与水计划的扩展课程,即将为赵塘小学的学生带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教学体验。
大山里寒冷,微光之间彼此相互取“暖”,互相鼓励,虽然在这里会改变之前的生活习惯,但是志愿者们定会不忘初衷,用一颗炙热虔诚的心完成这次的支教活动。
编辑:何凌芝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