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厝历史 思石改新途:福农大学子探访衙口古民居群

 时间:2018-08-29 14:22:44来源: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为了贯彻落实“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政策,进一步了解石结构历史和探究石结构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8月24日,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赴晋江美丽中国行实践队来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古民居群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实践队队员于施琅故居门前合照 廖和彬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于施琅故居门前合照 廖和彬摄

实践队队员首先来到南浔古街,古街宽约两丈,街面由一片片石板铺成。街道两旁是在外形和结构上都极为相似的两排石厝,那是两排陈旧的板搭门,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上凹凸不平。这些石厝虽说在岁月的洗礼下已经显得有些破旧,但石结构的美感在其身上仍依稀可见。在走访的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目前这些石厝的屋主绝大部分都已举家搬到了市区中,留下的也只剩割舍不下这里的老人,守着陪伴了他们大半辈子的石厝。

图为南浔古街两侧古厝概览 廖和彬摄

图为南浔古街两侧古厝概览 廖和彬摄

实践队队员沿街而上来到一栋石厝前,看见一对老夫妻坐在屋外乘凉。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他们的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安家立业了,原本老夫妻的儿子们是想把他们接过去的,可是夫妻俩舍不得这里。“或许是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这石头房子住惯了也就不想走了。”习惯是其中的原因,可石文化的熏陶感染又何尝不是呢?这种对石厝的特殊情怀确实是让人割舍不下。

图为古厝老夫妻与实践队队员交谈 廖和彬摄

图为古厝老夫妻与实践队队员交谈 廖和彬摄

接着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施琅故居,施琅被封为靖海侯,虽然历史上对施琅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保卫台湾、收复台湾施琅功不可没。施琅故居房屋错落有致、结构相似,大都是以石作基底、以砖作墙面、以木作楼板、以瓦作房顶,再配上飞檐、斗拱,好不精妙!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处靖海侯施公祠藏像故址共有99开门,分别保留了施琅周师战船、兵器、贸易交换作物等,将那个时代的缩影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主厅的外墙别具特色,红土烧制的片状物嵌入不规则的石块构成墙体,相比于朴实无华的砖墙这种搭配方式显得更为别致。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摩施琅海战武器装备 廖和彬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摩施琅海战武器装备 廖和彬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触摸古厝石结构墙面感受特色建筑

图为实践队队员触摸古厝石结构墙面感受特色建筑

此行重在探寻具有历史文化的石结构房屋,通过实地探究南浔古街和走访观摩施琅故居,实践队队员发现当地虽留存了许多有时代感的古民居但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房屋维护和整体规划。对于这类有年代、有特色、有保留价值的石厝,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名人、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将其规划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区,让古石厝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这样既保留了古石厝,做到了传承;又重新规划修整,做到了创新,可谓是一举两得。

编辑:孙玮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