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当“骗子”测试同学防骗意识

 时间:2016-11-14 21:04:03来源:楚天都市报

微信添加附近好友,对方就开始找自己借钱。昨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不少学生遭遇电信骗局测试,志愿者当“骗子”,不少同学发现自己很容易被骗。“我的银行卡掉了,我能先转到你的卡上吗?我怕被别人取走了。”“学弟,我校园卡掉了,支付宝里没有钱吃饭,可以借我50元吃饭吗?”……该校计算机学院学生会干事曾子露是诈骗测试活动负责人。她介绍,防骗宣传志愿者们假扮成骗子,利用事先获得的学生基本信息,再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电信诈骗模拟。

据介绍,志愿者们随机对200名同学进行了“诈骗模拟”测试,以淘宝客服、QQ、微信好友等身份向被测试者索要银行卡账号或者钱财,实施“诈骗”,当被测试者上当后,工作人员会立即亮明身份,并对其进行防骗提醒和教育。

该院计算机系学生皮明昭,昨天上午就收到一条“求助微信”,“微信上发出求助请求的是我的室友,他说银行卡丢了,想借我的银行卡转一笔钱。”皮明昭介绍,因为是微信好友,他习惯性地回复了,后来对方又向他询问了银行卡账号、身份证号等信息,他都如实告诉了对方。

直到“骗子”亮明身份,告诉皮明昭这是借用他室友的微信对他进行的防骗测试,皮明昭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不经意之间泄露了很多个人信息。

据统计,“诈骗模拟”中受骗人数比例达35%,其中大一新生的受骗比例最高,达37%,而女生受骗比例是男生的三倍。

曾子露表示,现在很多手机软件下载、网站论坛注册,都容易泄露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些信息获得当事人信任,进行伪装后进一步实施诈骗,此次防骗测试,就是希望通过切身的“被骗体验”,让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更深切了解和防范意识。(记者周治涛通讯员李龙坤张奔设)

编辑:何凌芝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