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到十九大的“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如今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将要开启现代化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阿坝州汶川县大山深处的农村地区一直以来是羌族同胞的聚集地,同样也是世界上古羌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十年前,经历 了“5.12”大地震的汶川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十年间过去了,这片废墟上屹立起一座座美丽的新城,百姓们为新生活忙碌着,一切充满祥和的气息。震后十年,团队探访阿坝州,从都江堰出发,一路向北,一路感动。感动于当年震区的乡亲们身上涌动的感恩情怀,感动于他们身上焕发出奔涌向上的力量,感动于震区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勇气,感动于地震灾区从震后重建发展到如今的繁荣兴盛。让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古羌挽规人”带你走进重建中涅槃,重生中壮大的阿坝,探索辉煌的古寨、倾听别样的故事吧!
产业振兴:“我们啊,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的多咯!”
7月30日大巴车徐徐驶入阿坝州,迎面而来的是一派繁荣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头小贩的各色水果琳琅满目,除了偶尔出现的“5.12地震XX遗址”向我们诉说这这座城市的十年间的改变,你完全想不到这座城市曾经被8级特大地震猛烈摧残过。
正精准扶贫"到村入户",为确保全县扶贫工作如期拔穷根、摘穷帽;扩大"南林北果+全域旅游"县域的经济布局;加强发展壮大"庄园经济",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助推老百姓致富增加收入。正是因此在与桃坪羌寨一位卖水果的阿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羌寨震后十年发展一直在实行产业振兴战略——家家户户种植水果可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错落有致的羌寨农家乐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前来游玩民宿,而在旅游旺季更是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有的甚至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发展旅游扶贫的政策好,水果旺季不用出门, 游客自己上门来摘,完全不愁销路。
人才振兴:基层干部助力村寨富起来
7月31日团队在与羌人谷龙溪东门寨的村书记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小小的村寨里面,光是持有合格证书的农家乐就有二十七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旅游行业就业的机会。村书记说,由于旅游业是比较典型的第三产业,几乎都是在和人打交道,在借此发展经济的同时人才储备也一定要跟上,所以村子里面还会定期的对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农家乐老板、厨师、当地导游进行相关的旅游技能培训,不光如此,村子还会从外面引进人才,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村书记说他只读过高中,但是已经在村里面当了二十多年的干部,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喜欢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他指出发展旅游就要不断创新,如果学不会创新,旅游发展就会停留在“疲软期”,但是光是创新也不行,还要多多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他呼吁村子里面的年轻人要静下心来,承担起传承羌族古老文明的重担,只有不断向其中注入年轻人鲜活的血液,传承了几千年的古羌族文明才能源远流长。
教育振兴:羌族老人—活到老学到老
8月1日团队在萝卜寨里面的走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位大爷,他说他除了干农活,经营自家水果地以外,他的休闲娱乐生活就是喜欢看时事新闻,了解当下的时事政策。老爷爷表示村子里面的老人不像年轻人那样还可以走南闯北,可以到全国各地见识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文化,他们那个年代书读得少,也用不来智能手机。了解国家大事、政策、新闻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那一方小小的电视。“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算作一个有文化的人”老爷爷说。而且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对于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人人平等的,人们得闲暇时间也多了起来,人们更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现在的国家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现如今的学校选址上避险防灾;尊重学校历史传统,突出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加强了定点教育帮扶的政策,建立完善了对口援建,让震区的孩子们有学上,有书读,更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在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还能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文化振兴:传统文化不能忘记
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大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重建一直都在进行。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之中了解到,在三个在寨子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按照羌族传统的羌族建筑样式复原了羌族的碉楼,吊脚楼,门楼等。
一些村民家里面还保留着羌民的生活器具和羌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物件比如有羌族刺绣,羌笛,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婆婆还习惯穿羌族的服饰。但是就是在羌族重建时也会形成一种文化的断裂,随着老年人的数量之间减少,羌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与越来越少。
虽然三个羌寨新建的新建的非常的漂亮,但是整个寨子由于住宅式小区构成对于整个羌族人民来说生活方式,会随之被现代的生活取代,羌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将被颠覆。而新寨子里面的羌族年轻人的文化思维将会有更多的跨民族的文化性,有许多传统技艺在他们身上将无法再看到。而羌寨里面的老人担心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传统文化只能在很偏远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才能看到。
也正是因此在地震后,在开展“非遗”普查中发现了濒危且独具地域特色的羌族文化传统的项目就有75个。其中,“羌历年”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同时,当地的政府也在加强对传承人的挖掘与保护,在村寨里面专门设定了教授传统文化和传统歌舞,以及羌族刺绣的地方,来减缓传统文化的消逝。
转瞬之间,距离汶川大地震已有十载时光,四川人民挺起坚贞不屈的脊梁,用人性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出了一曲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赞歌.彩虹在风雨后坚强的升起,生命不息,血脉创造的奇迹必将延续生命这一伟大的命题,四川依旧美丽。涅槃重生后的这片土地有着让世界称奇的坚强力量,那是四川的力量,那是中国的力量。如今,我们再次走进汶川,打造新的精神家园,希望进一步更好地了解与实现灾后重建的新目标,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羌族寨子!
编辑:孙玮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