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走进即墨葛村 寻找手工雕刻者

 时间:2018-08-02 22:53:39来源: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保护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1日至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饽饽磕子调研队走进青岛市即墨区前街葛村,拜访当地饽饽磕子手工雕刻者王志超先生。

长街短巷,寻访手工雕刻者

饽饽磕子,又称"磕花",("磕"读 【ka卡】音,三声,即"卡花"),是山东省青岛地区农村久负盛名的面塑模具,每逢一些重要节日,当地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用它做出的面食。而相较于农村地区的流行,城市中了解饽饽磕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手工制作饽饽磕子又为什么不能广泛流传?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走进了饽饽磕子的发源地——青岛市即墨区葛村,拜访当地饽饽磕子制作者王志超先生。

一路奔波,队员们在中午赶到葛村。经四处打听,一位阿姨带领我们来到当地饽饽磕子制作人王志超家。

温和、随性,这是王志超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道明来意,王志超显得有些激动。“没想到会有人来调研这个,”王志超摩挲了一下手上的老茧,“现在做这个的人越来越少了。”王志超把自家的小院改造成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室,队员们围坐在工作台旁,王志超开始介绍饽饽磕子。

王志超向队员们详细介绍饽饽磕子

“饽饽磕子都流传了几百年啦,种类可多了,你们看光是刻刀就有一百多种。”王志超向队员们展示了他的一箱子刻刀。刻刀有大有小,刀头大多呈半圆弧,整齐地摆放在箱子里,还有些扁平的刻刀摆放在箱子的另外一侧。“以前都是铁匠打的,主要是一些半圆、圆弧型的,但是铁匠做的有些不大标准,现在都是自己用机器做的,或者定做的,市场上没有买的。这种定制的刻刀与普通的刻刀完全不一样的。”王志超细细向队员们描述,“还有木头,上世纪80年代左右大多用苹果木、现今以梨木为主。”

谈到过去,王志超说:“我的爷爷那时候先是集体大作坊里做,回家是也练一点点。而到我的父亲的时候他先是在公司做,后来也转为自己去做。我爸爸那一辈时村里有一半多做这个的,现在能有三分之一就不错了。”王志超笑了笑,“我继承这个的时候,起先是把它当成是一门手艺,现在我希望把它做大。我认为只有把它做的更精,更细,变成一种高端消费,毕竟在低端消费上我们已经失去了优势。”

机器大批生产对饽饽磕子的手工制作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由于顾客无法分辨出机器与手工两者制作出来的饽饽磕子的差别,价格低廉的机器生产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销量渐低致使许多手工雕刻者放下刻刀,另寻谋生之路。

刻刀飞转,雕刻传统技艺

王志超取出一个待雕刻的木头,向队员们展示。“现在都是先用机器大致挖一个坑出来,然后在慢慢刻它。”王志超在模具上比划着,“做饽饽磕子,一个就是得心里得时刻有数,另外我们要保持谨慎,一刀就可能毁了一个作品。这就是手工制作品的珍贵之处。”王志超在他的工具箱里仔细挑出了几样工具,开始制作饽饽磕子。

一下、两下,他手起锤落,不停调整刻刀的角度,每刻一刀都要经过细细思索。“每个人的制作方式都不一样,手工制作品是不可复制的。要多看多听,一次是不可能成功的,要多尝试,多琢磨。”王志超边刻边讲到。

雕刻鱼型饽饽磕子

雕刻完饽饽磕子后,王志超表示这次雕刻出来的东西他并不是很满意。“手工雕刻是有灵性的。机器造不容易做坏,但机器制作的就比较死板。”

队员们询问道对于未来传承的看法时,王志超叹了口气。“手艺我肯定会教给我的孩子的,最起码懂、最起码会一点点。但是他会不会把他作为谋生手段,就要看他的个人意愿了。”王志超再一次摩挲着手上的老茧,“做这个难,我当时学了五年才能自己进行创作的。开始手上磨得全是水泡,然后慢慢都成了茧子。现在也有年轻人学这个,但大多急于求成,学个一两年就单干去了。能做,但是翻来覆去也就会几个图案,刻得也一般。”

队员们与王志超的合照

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者却越来越少,甚至隐隐有被机器制作超越的情况,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我国也确有这么一批如饽饽磕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逐渐走向没落。但就如王志超所说:“继承这个的时候,起先是把它当成是一门手艺,现在我希望把它做大。”在新一辈的传承者身上,我们能看到希望的火苗熠熠燃烧着,也愿有更多如王志超一般的年轻一代投入其中,将饽饽磕子的制作这门技艺流传下来。

编辑:孙玮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