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经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以党建带团建,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认真践行“两学一做”,积极投身基础教育精准扶贫活动中。其中,攀丹小学“阳光支教”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是海经院“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该项目荣获2015海南省志愿服务大赛“铜奖”。
立足周边,大学生投身基础教育扶贫
海经院老校区,位于琼山区国兴大道文坛路。学校附近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攀丹小学。一直以来,海经院党团组织高度重视,与攀丹小学结成帮扶对子,组织大学生党团员利用周末、节假日义务为攀丹小学提供美术教育辅导。学院搬迁到桂林洋大学城,“阳光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常态,从未间断。并于今年5月在攀丹小学举行海口经济学院攀丹小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揭牌仪式,从此,攀丹小学成为海口经济学院的一个志愿者工作站。
攀丹小学是一所特色双语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部分为农民工子女,而我们志愿者大多都是外地来海口上学的大学生,和孩子们交流有共通点。攀丹小学没有正式编制的美术老师,学校在美术教育这一块几乎是空白的。为此,海口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党总支将“阳光支教”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一直坚持下来。
这项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既可以给他们带去欢乐,让他们不会感到孤单,又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对于攀丹小学来说,也弥补了学校美术教育的空缺,提升了全校学生的美术水平,为学校增加了新的教学课程。对于志愿者来说,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又能够让自己的绘画技能得到实践,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还能够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丰富大学生活,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积累经验。
精心准备,志愿支教活动做成精品
为让支教活动真正做出实效,海经院的支教大学生们,提前精心做好准备。以真心、真情换得孩子们的美术修养的提高。
攀丹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28个教学班,学生870余人,人数较多。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志愿者们已提前做足准备,安排支教人数,以及各自负责的班级和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当天,项目负责人提前到集合地点组织志愿者,签到、点名,说明注意事项,强调安全问题。在到达目的地后,与攀丹小学教导主任接洽,双方衔接教学具体安排。支教大学生按照前期安排,找到各自负责的班级,开始上课。在教学活动后,收集学生优秀作品,拍照留念。最后集中点名,组织志愿者回校。
“一对一”辅导
为更好地开展支教活动,结合各年级特点,并与校方商议后,确定了本学期的教学大纲:一二年级简笔画、手工;三年级简笔画、剪纸;四五六年级素描、剪纸;还会根据各班级学习进度以及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并因材因人施教。
授课现场
积沙成塔,志愿支教扶贫先扶智
支教的工作和表现受到学生喜爱,得到学校肯定,赢得家长好评。这些奖励不尽是对支教大学生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志愿者的一种激励,使他们更加的积极,用高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支教活动中。
志愿者的努力,使得攀丹小学一直缺失的美术课变成了每周的固定课程,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的是精彩的美术课堂。支教大学生用自己的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对孩子们进行授课,并根据不同年级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简笔画、卡通画、素描等不同的美术知识的讲解,从兴趣入手一步步指导孩子,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大力度的扩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促进孩子全方位发展。同时学生家长也大力支持,认为支教大学生的认真、负责可以教会他们更多知识。孩子们也用那充满稚气的笑脸欢迎,他们都愿意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非常有积极性!
素描基础教学现场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海口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雷光英教授说,“艺术设计学院的支教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两学一做”,这就是教育界的精准扶贫,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支援地方基础教育。”
共同成长,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记者了解到,该项活动从2015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持续近2年时间。前后共有120余名品学兼优的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参与其中。“在攀丹小学支教的这段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对教师身份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它是来自于没有功利天真的孩子们,也是来自于平凡工作的每一滴感动。或许我们并没有留下些什么,但是却带走了一个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明白了:拥有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永远是美好的。”支教大学生刘艳红说,“在路上,当学生亲切地喊到‘老师好!’我感到孩子是多么可爱;当把知识交给渴望求知的孩子,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简笔画教学
“最深的感触,就是遇到了一个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经历的小姑娘,她的眼泪、她的小纸条、她的心里话,让人感叹她已经有了小大人的模样。她会觉得自己没有朋友、爸爸妈妈不关心她、她说不喜欢同学给她起的外号、说不知道为什么同学们不喜欢她、不跟她玩,慢慢地去沟通、去交流,直到最后看到她的笑脸,心中也会有些欣慰。这么样一个让人心疼让人放心不下的孩子,我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多一点的了解她,为她带去多一些的温暖和能量。”支教大学生曹安佶如是说。
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服务团队
“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和困苦,我都会和支教大学生们一起坚守,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将这项活动持续下去。以滴水石穿的坚韧精神,实现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目标。让小朋友们,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与进步;享受更多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我的梦”,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教大学生蔡志华坚定地说。
编辑:孙叶盛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