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研支团为贫困家庭送暖冬物资聚力脱贫攻坚

 时间:2017-11-02 13:27:14来源:中国青年网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的报告中提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胜利,但是在这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正处于贫困线上。而在中国西南部的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就有着这样一群还未脱贫的彝族同胞。在大凉山这片土地上,还有着另外一群人的存在,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他们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儿——支教扶贫。十九年来,历届川大研支团的成员都在这片土地贡献着他们的光和热,而这个第二故乡留给他们却是一段青春最灿烂的回忆!

四川大学研支团在昭觉县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开展暖冬行动。张佳奇 摄

四川大学研支团在昭觉县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开展暖冬行动。张佳奇 摄

今年的昭觉冬天来得格外的早,在大部分人都陆续裹上御寒的冬装的时候,在昭觉县南边的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有着这样69个家庭:昭觉本身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再加上某些特殊情况,使这69个家庭有了这样一个名称——贫困户。而这个冬天,他们正在和严寒做着艰难的斗争。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四川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就在思考能否为他们做点什么,虽说“扶贫先扶智”,但是当下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却是那么的现实和紧急。因此川大研支团开始积极向社会爱心人士发起求助并得到了支持,随后川大研支团用湖南长沙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为这69户家庭送去了一份“温暖的礼物”。

爱心人士为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69户家庭送去“温暖的礼物”。张佳奇 摄

爱心人士为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69户家庭送去“温暖的礼物”。张佳奇 摄

11月1日,四川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部分成员与团昭觉县委书记吉叶昊鹏等一行来到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卫生室,为69户贫困户发放“暖冬物资”。特布洛乡副乡长马茂林代表全乡人民对这一群可爱的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由衷的感谢川大研支团及社会爱心人士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还表示这批过冬物资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是正在的雪中送炭之举。随后吉叶昊鹏表示昭觉县团委一定会心系每一位困难群众,并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仗,希望此行能真正的为他们的困难尽一点绵薄之力。简短的介绍和叮嘱之后,川大研支团同当地团委一起为69户贫困户送上了床上用品五件套(棉絮、床单、被罩、枕芯、枕套)共计69套,并为69户家庭的82个孩子送上了棉衣共计82件,总价值2万余元。

团昭觉县委、四川大学研支团成员为孩子们送上棉衣并合影。张佳奇 摄

团昭觉县委、四川大学研支团成员为孩子们送上棉衣并合影。张佳奇 摄

“暖冬物资”发放完成后,副乡长马茂林向研支团一行介绍了特布洛乡的基本情况:特布洛乡共11个村,总人口8022人。其中9个村属于尚未脱贫,预计在今年将有1个村脱贫摘帽,2018年3个,2019年5个,争取在2020年全乡能达到全面小康社会。随后还带领大家到几户贫困户家走访和探望,真正的接触和感受到了物资的匮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困难和影响,但是他们都为因此而消沉放弃,都在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行动去战胜眼下的困难,他们始终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脱贫致富那天很快就会到来!

图为吉子纳乌村幼教点老师正在带领孩子学跳舞。张佳奇 摄

图为吉子纳乌村幼教点老师正在带领孩子学跳舞。张佳奇 摄

在村卫生室还设有“一村一幼”幼教点。我们看到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电视学跳舞。负责幼教点的两位老师表示:该幼教点共有12名学生,最小的3岁,最大的7岁。她们给孩子们教授的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绘画、舞蹈等,这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丰富课余生活。在村卫生室的院子里,我们还看到这样一排灶具,副乡长马茂林为我们做了介绍:这是县上统一开展的技能培训,这个培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部分是针对村民生活技能的培训。他表示这些技能培训的开展,给村民在职业技能的提升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带来很大的帮助。

图为吉子纳乌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玩玩具。张佳奇 摄

图为吉子纳乌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玩玩具。张佳奇 摄

一天的所见所闻让研支团的同学感触颇深: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还有部分同胞还仍在同温饱做斗争,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说的那样:“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为此,国家在努力:一项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被落实,越来越多的村、乡、地区已实现真正脱贫摘帽。川大研支团也以他们的方式为凉山地区贫困彝族的脱贫致富助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川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 周黎)

编辑:孙叶盛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