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江网记者齐云 程胤懿)通过第三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的平台,一批优秀的环保“金点子”正在从参赛作品走向实际运用的产品,武汉的大学生们用智慧和行动,投入环保创新事业。17日上午,第三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在光谷都市环保产业园落下帷幕,43件优秀作品、公益项目分享了27万元大奖。
本届环保创意大赛的主题是“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旨在激发大学生的智慧、创意,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办法、新产品的能力,并转化运用。
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数千名大学生参与竞技,500余件创意作品参赛,湖泊水体保护、身边垃圾处理、环境教育成为武汉大学生环保公益行动的主要内容。最后,“湖泊生态监测四栖机器人”“能耗计算阿APP”“水窖小型净化装置”,分获万元大奖,湖北大学的“爱我沙湖”等10个项目荣获大学生环保公益行动“十佳”奖。
据了解,经过大赛的洗礼,许多创意作品得到更多的关注,学校增派老师指导,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纷纷要加盟,一些环保企业闻讯而来,作品不断迭代升级正在向产品化冲刺。
本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由武汉市人大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市环保局、武汉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长江网、武汉市环保产业协会承办。
颁奖结束后,现场200多名大学生、老师、嘉宾通过扫码、分享,共同启动第四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新一届大赛将走出武汉,面向全国,吸引全国大学生们的参与。具体参赛事宜可登录长江网(www.cjn.cn)了解详情。
17日,第三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颁奖现场,获奖大学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共同启动第四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 记者刘斌 摄
大奖作品个个脑洞大开
西北干旱地区水窖小型净化装置
让水窖里刮起“龙卷风”
这种净水器个头不大,直径有15到20厘米,高约25厘米,通过绳索悬挂在水体中。净水器有多层滤芯净化水质,净水器中间有一个风叶轮。在电能的带动下,风叶轮会不停将水体吸入净水器,就像在水窖中刮起了一场永不停歇的小型龙卷风,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高效清理水窖的有机物残留、细菌、微生物、尘埃和重金属离子。
净水器外表的纳米银涂层,可杀灭数百种微生物。采用太阳能电池运转,易于普及。
目前,湖北大学王茜团队已经研发出第三代样品。他们希望,这项发明能早日运用,造福西北缺水地区。
湖泊生态监测四栖机器人
上天入水轻松监测环境
武汉科技大学杨洁同学说,他们发现受气候、地理、突发事件的影响,湖泊环境监测难度极大。于是萌发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做一个能上天入水,轻松完成环境监测工作的机器设备?
异想天开正在变成现实。四栖机器人有四大系统:无人机系统、船体系统、潜艇系统和监测测量系统。机器人可以随意在大气、土壤、水面、水底运动,采集样品,分析环境数据,并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
如今,四栖机器人项目的团队成员越来越多,分组越来越细,模块化操作越来越多。学校为此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希望造出四栖机器人的成品,最终能用于实际测量工作。
基于家庭物联网的能耗计算APP
随时可见自己的碳排放量
受到计步APP测量能耗的启发,武汉理工大学的李卓翼创意设计一款个人能耗计算APP——较精确地计算每个人的出行油耗、用电用水用气量,甚至吃饭、购物等行为所消耗的资源量,然后转化为一个具体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你一天生活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这个碳排放量在手机上呈现、刷新,把“碳排放”这个空洞的概念与每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具象地连接起来,巧妙地将环保理念植入生活细节,推动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
创作团队认为,基于家庭物联网的发展,采集日常生活能耗数据已经比较方便。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这款APP也在不断地升级迭代中。
编辑:何凌芝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