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会组织“摆”项目 政府部门“挑”服务

 时间:2017-08-18 22:41:27来源:南方日报

10日,龙华区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供需对接会在锦绣科学园内开场。

这是龙华2011年底建区至今,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项目对接会。由龙华区委政法委牵头,民政、司法、卫计、教育、群团以及各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等十余政府相关部门到场,34家社会组织和专家代表参会。

供需会上,16家社会组织代表就各自申报的项目现场“路演”,并接受需求方的“拷问”。“需求发布、项目展示、对接洽商”的会议形式,为社会组织和龙华区相关部门、各街道、社区工作站搭建起了交流沟通与合作对接的平台。

受邀参会的深圳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熊瑛称赞此次供需会,“让社会治理服务供需精准对接从顶层设计转变成基层实践”。多名参会社会组织负责人也对此表示认同。“于治理类社会组织而言,第一次有了后盾的感觉,而我们的参与,无形中也将提升政府在社会治理层面的公信力”,一位社会组织负责人如此坦言。

南方日报记者 吴永奎

现实 治理类社会组织尚在发育

如何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这是当前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最新命题。

今年以来,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华楠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大胆创新、综合施策,培育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随即,深圳市委政法委(社工委)也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见(送审稿)》等相关文件。

据龙华区社会建设领域一位资深人士介绍,过往,龙华区社会组织不少,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较少,尤其是在社会治理领域,涉及平安建设、矛盾调处等,社会组织介入的更少。

近年来,社会建设热潮涌动,社会组织发展迅猛,然而,新生社会组织主要集中在文娱、公益、慈善领域,涉及法律援助、纠纷调处等领域的社会组织,由于相对敏感,登记备案开放的程度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组织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龙华区目前以心理健康、矫治安帮、法律援助、纠纷调处为服务内容的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社会组织,总量不过十几家,而其中,一半为心理健康类,其他三类,每类不过两三家。

凭借如此实力,鼎力支持社会治理,显然力有未逮。

3个月前,由龙华区委政法委主导推动的“龙华区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联盟”(下称“联盟”)揭牌成立,而在此次供需会上,联盟代表现场发布了《联盟章程》及《成员诚信自律公约》。

“让单个的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肯定行不通。所以,首先建立一个联盟,将治理类社会组织聚合起来,大家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联盟孵化培育作用,聚合资源,推动社会组织加速度发展,同时,联盟也可以充当政府与社会组织对接的通道。”龙华区观察人士分析。

破题 项目对接打破供需断层瓶颈

联盟的成立,着眼于治理类社会组织的管理与发展,而项目供需对接会,才是龙华区引导“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破题之策。

提出项目供需对接会的,是龙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苗宁礼。这是一位专家型的官员,此前在福田区委常委、社工委主任的任上,曾主导了深圳市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建设,对社会建设、基层治理熟络于心。

按照龙华区委政法委的规划,今年,借助供需会的平台,将一批社会治理项目落地生根,2018年,着力培育一批社会治理类组织,2020年打造一批组织与项目品牌。

为了确保此次供需会的实效性,龙华区委政法委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其一,组织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召开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社会组织服务项目需求摸底座谈会,对龙华区相关职能部门及各街道在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的服务需求进行摸查,梳理形成了《龙华区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重点需求目录》;

其二,根据《需求目录》起草了服务项目申报指引,向联盟成员及全市范围内有影响的社会组织广泛征集服务项目,并请专业第三方进行项目辅导,形成了《龙华区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社会组织项目库》;

其三,将申报项目库在会前发给各部门、各街道相关科室,请各单位积极挑选优秀的社会组织进行提前了解和洽谈,并对项目选择、经费渠道等做出详细说明,进一步提高对接成功率。

供需会会前的调研、会中的设计,尤其是需求目录与项目库的建设,的确契合了龙华区的实际。

龙华区龙华街道办事处社工办主任罗海燕告诉记者,过去,因为掌握的社会组织有限,可供选择的范围极窄。每次街道发布项目信息时,社工办基本是通过熟人推荐或者向区民政部门咨询的方式,去寻找社会组织。而在项目评审中,因为彼此已经比较熟悉,出于照顾,项目基本都能通过。“需求方和供应方,有时是断层的”,罗海燕说。

深圳市心灵之家公益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冯勇则向记者坦言,过往社会建设项目的供需之间,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心灵之家的主管部门是民政局,而对口业务指导部门则是卫计局,我所获取的项目信息基本来自于业务单位,如果你不知道项目信息,参与便无从谈起。而在供需对接会上,全区的项目需求一览无余,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大的供需市场。”

“政府服务需求公开化,社会组织竞争公开化,领导重视系统化”,此次供需会项目评审专家、深圳市心理健康协会会长蒋平如此评点。

思考 常态化中央信息库有必要建立

看到供需会上十余家政府部门、34家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加上一批专家学者代表坐镇评审,深圳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熊瑛赞叹,这些社会力量的主动参与、热情支持,让社会治理服务供需精准对接从顶层设计转变成基层实践。

对于熊瑛“顶层设计”的说法,吴毅极其认同。

吴毅是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也是这次供需会的项目路演单位之一。投身公益医患调解多年,吴毅一直都是以公益团体的身份在活动。用他的话来说,是“用群众的方式,帮助解决群众的问题”。

如今,吴毅认为,龙华区项目供需会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社会组织正式被纳入了政府的社会治理体系。

他坦言,“我们有了一种 后盾 的感觉,政府管理、监督,也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组织的专业性和公信力。而另一方面,政府与我们携手同行,也会在无形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在点赞之外,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们期望,龙华能够走得更远。

冯勇用“相亲”来形容此次供需对接会,他觉得,如果供需会能够在大型的公共场合举办,传播效应或许会加倍放大。“现在资讯如此发达,不到现场就难有深刻的认知,而今天的对接会,不是圈内人,基本不会关注,但要是放在公共参合,每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成为你的影响对象和口碑传播者。”

同时,对于项目路演的评审团队,冯勇认为,在专业人士、政府职能部门之外,有必要加入服务主体。“比如,服务于科学园的产业工人的项目,评审团队中理当有产业工人的代表,而且,评分的权重还要比专业人士和政府官员都大,因为,项目成效的最终评判者是产业工人。”

这次对接会,最令冯勇兴奋的,是政府需求目录与社会组织信息库的建立,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他觉得,供需会后还有更多需要做。

“需要有常态化的中央信息库,包括了政府部门的需求目录库与社会组织的信息库,同时,还要有个统筹部门来负责这个信息库的运营更新,定期将供需进行对接匹配。”冯勇觉得,这是接下来龙华区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编辑:郭建家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