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广场
李家大湾
共享菜园
法治长廊
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
工业园一角
4月23日,阳光洒满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梁新屋村,一幅生机勃勃的和美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走进该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伸向远方,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农家小院窗明几净,院内的蔬菜和花卉相映成趣,勾勒出温馨惬意的田园风光;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嬉笑玩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悠闲地晒着太阳,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谁能想到,这个生态宜居的村庄,曾经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村里原来的环境可不是这样,道路坑洼不平,地面污水横流,到处杂草丛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站在如今焕然一新的村道上,10组组长李从明感慨万千,曾经的村容村貌仍历历在目。
梁新屋村位于城区西部,处于樊口街道与城区之间的金三角地带,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13个自然小组住着1156户3520人,村域面积2087.4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蔬菜、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租金等。但曾经糟糕的环境,却成了村民心中的“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蝶变行动在梁新屋村展开。近年来,梁新屋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以“清洁家园”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打造湾组“共享空间”,全力改善人居环境。
在村庄建设现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令人感动。村里投入50余万元打造了9个多功能湾组议事厅,并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修建了村级村民议事厅,实现了村组议事阵地全覆盖,为村民共商村务搭建了良好平台。村民李爹爹为配合村庄道路改造,带头将院子缩小数尺,书写了现代版“六尺巷”故事,成为村民相互谦让、支持村庄建设的佳话。村民们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房屋外墙粉刷、文化墙绘制等活动,还开展十星级示范户评选、季度巡查评比,大家比学赶超,共同为提升村容村貌出力。同时,依托“幸福家园”“腾讯公益”等平台筹集社会慈善资金83万元,打造了文化广场、小游园、“耘梦园”等“亲邻式”公共空间,让村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产业发展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建设和美乡村,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村党总支书记刘合双介绍,去年,村里将闲置的5000余平方米废旧村办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引入6家企业,利用紧邻鄂城钢铁公司的区位优势,为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服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去年,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5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76万元,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党员带头、乡贤助力、群众参与、厂村共建、公益平台捐款……多方资源汇聚,让梁新屋村实现了从重度污染村向“山清水秀人美村富”的华丽转身。
村民邵义务满脸自豪地说:“如今环境变美了,人的心情更好了,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以前村里人向往城里人的生活,现在要让城里人羡慕乡村的美好生活。”
梁新屋村用实际行动证明,和美乡村不仅要看“颜值”,更要看“内涵”,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未来,梁新屋村将继续向着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目标大步迈进,书写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篇章。(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治辉 黄政)
编辑:卜元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