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剪纸做海报,太好看了。”近日,在鹰潭举办的2025年江西省“护苗·绿书签行动”宣传活动期间,绿书签海报设计作品展吸引师生驻足观看。
近年来,江西省以“护苗”行动为抓手,把“护苗·绿书签行动”和推进“绿色阅读”“红色童话”“法治教育”“非遗传承”等活动相结合,让优秀文化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推动形成“部门联动+家校协同+社会监督”的立体化“护苗”网络,为新时代“护苗”工作进行了特色实践。
品牌活动营造“护苗”氛围
绿书签海报设计活动是我省“护苗·绿书签行动”的主题活动,该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据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邹咏介绍,今年征集的149件设计作品中,有40件作品巧妙融合了非遗元素,比如以“护苗如护宝”为题的青花瓷海报,其图案就来自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一级馆藏文物。
“海报在体现绿色阅读主题的同时,既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优秀品德,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参加启动仪式活动后,一等奖作品《牧童书情》的创作者、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饶乐说,让传统文化与“护苗”行动相融合,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此外,我省策划了“绿书签·少儿阅读演说”短视频评选、“护苗伴成长 共绘绿书签”等活动以及各种文艺表演、阅读活动、绘画比赛、戏剧展演,活动精彩纷呈。
特色工作室建构“护苗”品牌
“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如果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近期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检察院“护燕工作室”团队成员在当地一所小学开展普法宣传的一幕。鹰潭市人民检察院青年干警李逢源介绍,该工作室2019年成立至今,常态化向未成年人进行普法宣传。
乐安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刘莹是孩子们心中“爱与守护”的代名词,以她名字命名的“刘莹姐姐工作室”如今已成为抚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品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会上出现了非身体接触式的网络猥亵儿童新型犯罪,景德镇“七色堇工作室”通过微动漫等生动形式,让隐藏在电脑屏幕背后的非接触式网络猥亵“大灰狼”原形毕露。
据了解,截至目前,江西省围绕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校园欺凌、自我保护、家庭教育主题开设地域“护苗”工作室品牌共57家。
重拳出击维护未成年人权益
利剑显锋芒,清风正气扬。去年以来,我省围绕“护苗”行动要求,强化日常监管,严控非法传播,以雷霆手段让一批“护苗”案件得到快侦快破快结。
截至目前,全省共处置宜春刘某某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物品牟利案、新余“6·02”涉嫌侵犯图书著作权案等涉未成年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9起,涉案人员均受到刑事处罚,案件查办成效显著;与网信等部门协同拦截查删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2600余条,封停违规账号60余个。去年都昌查办的某APP平台传播淫秽视频案,查获涉未成年人内容的非法视频近千部,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我省还组建市、县(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公安、检察等监督员队伍,对校园周边书店、教材教辅印刷单位、打字复印店等进行拉网式排查,责令整改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问题点位,收缴盗版教材教辅、不良动漫类书籍。建立“警示+通报”工作模式,先后对1家二手书电商平台以及省图书城30余家书籍批发商户发放工作提示,建立问题台账,跟踪督办整治情况。下一步,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持续深化“护苗”行动落实,与公安、网安、文化执法等部门查办一批涉未成年人的大案要案,强化宣传创新,做强“护苗”品牌,提升“护苗”行动影响力。(记者 曾悦之)
编辑:卜元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