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丹东市民政局主办的“倡导文明祭祀,树立绿色新风”主题宣传月活动在欧尚广场启幕。活动吸引数百名市民热情参与,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宣传月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欧尚广场、帽盔山公园、元宝山公园三大主会场,通过展板讲解、互动问答、现场直播等方式,深化宣传效果;各街道民政服务站同步开展“文明祭祀进社区”活动,通过入社区宣讲、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实现全域覆盖。
本次活动现场开设“文明直播间”,通过抖音平台实时直播,粉丝们纷纷留言点赞:“这样的活动接地气。”“文明祭祀需要全民参与。”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让绿色殡葬理念突破空间限制,形成裂变传播效应。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契机。过去,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的传统虽承载思念,却也带来火灾隐患与环境污染。而今,人们以更低碳的方式缅怀先人:一束鲜花寄托哀思,一篇网文遥寄深情,一次家庭追思会传承家风……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真情。
活动中,市民许明询问工作人员海葬的费用。社工与志愿者拿起《丹东市举办海葬活动指引》宣传单进行详细介绍。许明感慨:“以前总觉得烧纸钱是尽孝,现在想开了,清净安宁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此次活动发放《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海葬活动指引》《用绿色寄哀思》等各类宣传单5000份,还贴心地准备了创可贴、便携面巾纸等实用小礼品,作为对参与者的一份温馨关怀与感谢。
放弃燃烧的纸钱,拾起绽放的鲜花,让“厚养薄葬”取代攀比排场,让清朗蓝天替代烟火缭绕,便是对传统节日最深刻的致敬。这个春天,让我们携手同行,用文明之举告慰往昔,以绿色之心拥抱未来。
(来源: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 编辑:崔陶然)
编辑:卜元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