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片20250219062916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现在有了工伤保险,多了层保障,我送快递更有劲了。”“有了这份工伤保险,我们心里又多了一分归属感、踏实感。”查到自己工伤保险的缴费记录,快递小哥很开心。
随着快递、外卖行业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因行业竞争激烈、用工形式复杂等原因,部分企业未能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罗珺一直关注新业态工作者的相关权益,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快递员可能没有购买工伤保险,立即深入调查走访、召开磋商会议,充分了解外卖员和快递员的工作状况以及工伤保险缺失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全省范围内快递企业购买工伤保险进行数据比对,并向部分快递人员调查核实,全省共有60余家外卖和快递企业存在断缴或未缴纳员工工伤保险的情形,可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罗珺说:“我们找准问题症结后立即立案,依法向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核查本省范围内已取得邮政管理部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基层快递网点购买工伤保险的情况,督促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快递企业依法购买工伤保险,保障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断缴、漏缴的53户企业已正常缴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13户企业拟在8月底全部登记参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公益诉讼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恪守着服务公共利益的初心和使命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是每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应有的担当。”罗珺说。
“收到呼救报警信息,这是具体位置,还有伤情情况……”日前,青海省医疗紧急救援中心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平台,“收到自动呼救”的提示音响亮又急促,听障人士报警界面自动弹出,求救人位置被精准定位,调度员通过对话界面与求救人持续文字沟通,在了解患者病情和确保定位准确后,派出了救护车。
这是青海120急救平台为困难群体在“云端”开辟的一条“绿色生命通道”,而这一平台的打造,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分不开。
2024年1月,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在排查无障碍环境建设线索时发现,省内120急救指挥中心仅支持语音通话,听障人士及交流存在障碍的人群无法正常享受此项服务。
办案过程中,罗珺积极对接行政机关,通过省残联调查了解,目前全省听力残疾人为8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6.67%。因120急救仅有语音呼叫功能,部分人群无法实施呼救或呼救后无法准确描述所在位置造成施救困难,急救平台无障碍建设不完善。
2024年3月,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会同省残联、省卫健委前往省急救中心召开磋商会,针对无障碍功能设置如何能够更方便群众快速使用进行磋商,并邀请残疾人代表参与,对此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2024年5月17日,在第34个“全国助残日”之际,青海急救120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启用,同时具备一键呼救、视频呼救、听障人士呼救3个功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展望2025年,罗珺说:“我们将始终坚持将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最大动力和最高目标,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继续做好公共利益守护人!”
编辑:卜元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