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盛摇|坚守三尺讲台 点亮学子梦想

 时间:2024-09-18 21:10:57来源:gx.wenming.cn

农盛摇在给学生上经典诵读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48岁的农盛摇是百色靖西市渠洋镇渠洋中心小学的教学副校长,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先后辗转于乡村小学、乡镇小学任教,用无悔的青春和热血,书写教书育人的精彩篇章。

如今,农盛摇的执教生涯即将满30年,他仍然扎根乡村一线,给乡村学生传播知识的火种,为他们点亮人生梦想。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农盛摇曾先后多次荣获百色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百色市师德标兵、百色市优秀乡村教师等称号。2024年,他被评为“广西最美乡村教师”。

扎根基层,务实创新潜心治学

1995年7月,农盛摇来到渠洋镇的一所村小学任教,那时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里除了粉笔、一块黑板和课本,一件像样的教具都没有。“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学会坦然面对。”怀着对教师职业的这份信念,农盛摇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很快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研究制作教具、模具等30多种。

有了教具和模具的辅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认真观察,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农盛摇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一个学期后,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科成绩大幅提高,进入全乡同类年级前列,这让他倍受鼓舞。

1998年,农盛摇因工作调动来到渠洋镇中心小学任教,继续深耕乡村教育一线,在这期间,他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他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与激情,枯燥的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复杂的难题在他的剖析下变得清晰易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变得自信。

此外,教学过程中,农盛摇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符合本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他的各项表现获得了组织的认可,并被提拔为中心小学副校长。

为了帮助年轻教师更快地成长,农盛摇时常与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训”一体化校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他的带动下,教师团队里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学习氛围,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排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

坚守初心,以生为本用心育人

从教多年,农盛摇坚持“以生为本”的教书育人理念,他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他任教的学校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年外出务工,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这些孩子虽外表坚强,但内心往往脆弱而敏感,农盛摇因此特别留心这群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为了更好地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农盛摇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尽可能地给予他们生活和心理上的帮助。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问题,他组织建立了家校联系小组,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如亲子视频通话、心理辅导、兴趣小组等,并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在学校老师的关爱下,一些留守儿童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学会了用笑容面对生活,勇敢地迈出追梦的步伐。

任教多年,农盛摇始终坚信教育拥有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每每看到孩子们的眼中闪耀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光芒,他便愈发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教师这份职业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如今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但我的教育初心从未改变,那就是用知识去启迪智慧,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农盛摇表示,现在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过去的传统教学也早已步入了现代化教学。但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他都将继续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用热情和智慧为乡村的孩子们照亮未来的梦想之路。(记者 黄艳萍)

编辑:卜元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