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营学员到南宁市良庆区冬花路小学学习校园文化建设。 梁达光/摄
他们是乡村教师,扎根乡村、辛勤耕耘,甘于为乡村教育面貌的日新月异而奉献青春。他们是乡村“老”教师,服务乡村学校已超过10年。
10年不算短暂,教育兴、乡村兴,乡村教育尤其需要这些坚韧的驻扎者、守望者。今年暑假期间,作为自治区“乡村教育振兴帮扶计划”的内容之一,广西教育发展基金会面向这些乡村教师开设乡村优秀教师素质提升研训营,他们在乡村的坚守中付出了青春,他们也将从研训中汲取继续出发的力量。
提升教学技能赋能乡村教育发展
在观摩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师说课返程路上,李冬菊一直抱着手机打字,脸上写满了兴奋。原来,她正把刚才听课时的收获,分享给学校的老师们。
“以前我们在吃透新课标,在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面存在不足。这次培训,帮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找到借鉴。”李冬菊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一名小学教师,来此之前,学校也组织了一场教师技能比赛。两相比较,她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李冬菊说,回去后,还想再组织一场培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教师。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同样的内容,为什么现在一堂课总是讲不完?”来自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罗应小学的黄凤梅老师,已有19年教龄。但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她也遇到了自己的教学瓶颈。在研训班里,她欣喜地从这里找到了答案。在《乡村教师课堂管理与技巧》讲座上,南宁市兴宁区的罗海峰教研员分享了许多具体的班级管理案例,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直击黄凤梅的要害,让她深受启发。
来自北海铁山港区兴港镇川江小学的体育老师欧其深也感同身受,“以前体育课就是简单的跑步、立定跳远之类的,培训结束后更加明白体育课也是需要多样性、趣味性,促进学生身心愉悦的。”
这些乡村教师从教超过10年,在复杂多变的学情以及新课标改革面前,也有诸多能力不足的体现。研训营对于他们的理论知识提升、观念转化到眼界开阔、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发掘独特气质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农村学校的弱项。
研训期间,老师们走进当地优质学校,领略校园文化建设。在桂林市中华小学,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双百石、文化柱、中华廊等校园场所,感受校园环境“尽精微,而达广大”,又品味一步一景皆锦绣的“和美”文化,领略其“以和聚力,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一张靓丽的明信片,桂林市中华小学坚持的办学主张,及其文化教育品牌的做法深深打动了我。”来自贺州市昭平县巩桥中心小学的黎焱英老师认为,一所优质学校之所以能成为优质学校,必须提高学校品位,打造教育品牌,形成优质的校园文化。
那么,该如何建设校园文化?研训营邀请名师开展经验分享。南宁市位子渌小学是一所城中村小学,但近年来,接连在生态学校、数字学校、科创学校等特色文化方面有了创新。来自该校的青军校长从学校历史、文化等方面重点分享了学校美学的重构与再造。这所于外生态葱绿、于内文行并美,师生共同成长的生态校园,清雅润美,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南宁市良庆区冬花路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有所建树。该校校长陈敏毫不保留地分享经验,“很多乡村学校都有一定的历史厚度,但是不善于挖掘其中的文化因子,提炼出可以传承与发展的特色文化。”在多年的教育帮扶中,陈敏总结出,乡村教育要发展,就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要把自身的独特优势放大,以点带面,才能让乡村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乡村教师
如何认识当下乡村?如何认识乡村教育?如何认识乡村教师?这是在研训班上,讲课专家提出的“灵魂三问”。本次研训营共举办4期,每期都是以讲授“教育家精神”开题。
从乡村教师到教育家,似乎是遥不可及的距离。为什么要在乡村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
广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韦兰明认为,乡村教师成长需要精神引领,教育家精神如灯塔,照亮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前进的方向。“研训班基于乡村教师教学成长经验,聚焦教学实际问题,拓展教育视野,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而专门开设。”韦兰明表示。
“一个个教育家的故事,会让我们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清晰。”灌阳县黄关镇中心学校的陆莉萍老师说,会努力成为一名有教育家精神和教育情怀的优秀乡村教师。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要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对自我、对学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中心校的潘连香老师,听完专家课程后,对教育家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解。
“虽然我们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但同样可以成长为拥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民教师。”梧州市倒水中心小学何颜平老师感慨。那何为有教育家精神的乡村教师,他的感悟,也是不少乡村“老教师”的心声: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始终有立德树人、成己成人的追求。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成长,在讲奉献的同时也别忘了让自己幸福。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只有不断成长、懂得奉献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不断成长、懂得奉献的学生。(记者 奚振海 实习生 吴淑林)
编辑:卜元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