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是中国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几千年来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社交手段。在社交媒体流行的现代,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变得更加流行。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鱼峰公园,每走两步,就会看到居民们聚在树荫下或岩石边唱山歌。这是传说中的壮族歌手刘三姐在此居住、演唱并成为“歌仙”的地方,现在是人们举办歌会及以歌会友的重要舞台。
刘三姐擅长创作和演唱山歌。她用山歌传授农耕技能、帮年轻人谈恋爱、传播家庭道德。一部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在中国家喻户晓。鱼峰山山腰上还有一尊刘三姐的大理石雕像。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山歌的发源地。广西聚居着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及其他民族。
如今,“三脚架+手机”的场景在公园里更为常见,歌手们可以进行网络直播,这使得传统山歌飞出了偏远的民族山区,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粉丝。
8月25日,山歌爱好者在柳州市“鱼峰歌圩”直播唱山歌。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 摄
“以前用过QQ、微信,我们现在约对山歌都在直播间,架上手机一吆喝‘来公园唱歌’,很快就能找到人。”48岁的雷应时说,他拿出手机展示了自己的直播网络账号。
他和歌友们在手机摄像头前唱道:“美丽柳州鱼峰山,山清水秀小龙潭。三姐播下山歌种,五湖四海人来玩。”
这首新编的山歌讲述了鱼峰公园与民歌的紧密联系,以及广西民歌如何通过网络传播到更广的地域。
“我小时候看到做农活的老人唱歌。2009年我开始在公园跟歌手学习唱歌。起初,我觉得唱歌很放松。待我唱得越多,就越觉得它有历史、有故事。”雷应时现在已经是柳州民歌的代表性继承人。他经常去到村庄,从群众中收集民歌素材。
雷应时说:“民歌来自生活。”随着时代变化和传播手段的演进,唱歌方式也在变。“以前是老人家爱唱山歌,但现在随着网络直播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了山歌的美妙,并喜欢上了它;早先都是对爱情歌,现在歌词也纳入了国家新政策解释、反诈方法宣传、科学知识普及等内容。”
两年前,雷应时加入了网络直播,并开始教那些想学唱歌的学生。
8月25日,市民在柳州市“鱼峰歌圩”对唱山歌。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 摄
苗族姑娘韦莉莉是雷应时的学生之一,在山歌爱好者圈子里,她有一个更被人熟悉的身份———拥有百万粉丝的“山三妹”。
“我是看刘三姐的电影长大的。几年前,我开始用对口型的方式演唱刘三姐歌曲。随着粉丝数量的增长,我想学习正宗的山歌,并将山歌元素与流行歌曲相结合,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更好地传播山歌。”
山歌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传播,让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学唱行列。
48岁的瑶族妇女陆连芳在抖音拥有40多万粉丝。她有200多名学生,包括农民、商贩、企业家、校长和大学生,最小的只有10岁。她还有一个巴基斯坦学生。她说:“有一天,山歌可以被翻译成外语,在世界舞台上演唱。”
18岁的刘日红是汉族,她的网名是“小太阳”。她跟陆连芳学民歌已经7年。她的抖音粉丝有1万多人。“过去刘三姐只是唱乡村生活,教人们如何耕种。现在我在大学里学习旅游管理,我用山歌来宣传柳州的旅游景点。”
陆连芳说,女孩和男孩仍然通过网上唱山歌交朋友,但山歌也能在向游客推广当地特产方面发挥作用,比如介绍螺蛳粉。她说:“山歌讲了柳州故事、广西故事和中国故事。”
如今,鱼峰公园经常举办“山歌邀请赛”和“山歌擂台赛”等交流活动。韦莉莉说,她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歌曲爱好者,甚至还有来自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的人们,他们带来了当地的民歌。
她说:“山歌帮助我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族,它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让大家成为朋友,这对山歌的传承也很有帮助。”(记者 郭轶凡、艾思奇)
编辑:卜元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