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医二十年 赊账记录十八本

 时间:2024-06-12 17:21:12来源:湖南文明网

村民说,愿意找谭鉴军看病,除了医术高明,主要是他这里可以先看病,后给钱;没有钱,就记账。20年来,村民赊的账已记满了18个账本,谭鉴军从未讨要过,有些欠款已有20年之久。

近年来,谭鉴军获得湖南省“最美乡村医生”、宜章县“最美扶贫人物”“宜章好人”、“郴州好人”、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以及“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十佳人物”等诸多荣誉。

手写处方40多万份

2002年,谭鉴军从湘南学院毕业,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当外科医生。

一次放假回家,谭鉴军看到一位村民在秋收中受伤,动脉出血。在他看来这是个很简单的手术,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束手无策。谭鉴军立即上前帮助止血。他说:“那一次经历让我感触很深,打算回乡创办一所专门的外科医院。”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2004年,谭鉴军辞掉医院工作,回到父亲在天塘村的卫生室当乡村医生。当时,周边村民得知村里来了位高学历的医生,纷纷上门求医问药。

谭鉴军所在的天塘镇,患者主要是老人和孩子。82岁谭兴德患有心衰、脑梗、高血压。他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地打工,只留下两位老人在家。老人每次身体不适,都会拨打谭鉴军的电话。谭鉴军上门治疗,都会与谭兴德的儿子视频通话,将老人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一一说明。

天塘镇像谭兴德这样的留守老人家庭有607户。谭鉴军说,给他们量血压,说上几句话,主要是为了缓解老人的孤独,让他们心情变舒畅,有时候比吃药的效果更好。

谭鉴军的村卫生室距离宜章县第十二中学很近,每当有学生脱臼、崴脚,谭鉴军都会用中医手法进行复位,从来不收钱。谭鉴军说,这些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自己也为人父母,每次看到他们就格外疼惜。

20年间,谭鉴军成了村里人的依靠,村民哪里不舒服,他随叫随到。他把所有诊治病人的处方单都保存在卫生室,仅手写的处方就有40多万份。

赊账记录18本

从2004年回乡到现在,谭鉴军开出的处方单,费用基本控制在50元以内。没钱付账的就赊账。这些年,谭鉴军的账本记了18本,很大一部分成了糊涂账。

宜章县脱贫攻坚那几年,谭鉴军以宜章县好人协会党支部书记、天塘镇好人分会会长的身份,主动对接帮扶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户谭运兵曾因患急性髓系白血病致贫。面对巨额的医疗费和渺茫的治愈希望,谭运兵曾一度想放弃治疗。谭鉴军对接帮扶后,帮谭运兵筹集医疗费、联系医院医生,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接受治疗。还安排谭运兵爱人到自己诊所上班,让其家庭有稳定的收入。经过近一年的治疗,谭运兵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家庭也成功脱贫。

谭鉴军还动员好人协会会员带着资金、技术主动对接镇里223户脱贫户,尤其是对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谭鉴军将他们全部接送到相关专科医院,并资助生活费6万多元,为他们解决就医困难。

谭鉴军说,好在医保政策在逐步完善,村民“看病难”已有效解决,他需要垫付的资金也越来越少了。

大道不孤,正道远行。在谭鉴军的影响下,不少医务工作者加入好人协会。他介绍,正在成立好人协会农村卫生服务大队,发挥医务工作者会员的专业优势,深入基层开展义诊等志愿服务,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天塘村三代从医的家庭,谭鉴军希望这个传统可以延续。他学医的儿子也准备学成回到乡村行医,将“老谭家”的乡村行医继续进行下去。(来源:湖南日报 全媒体记者 罗徽)

编辑:卜元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