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志愿者,用热情传递文明力量

 时间:2024-02-18 13:29:34来源:wm.jschina.com.cn

“这些瓦当就像我们的人脸,所以叫人面瓦当,看上去有的大笑,有的浅笑,所以称为‘来自六朝的微笑’。大家看,我的工作服上也绣着人面瓦当,漂亮吗?”2月13日(初四)下午,在南京六朝博物馆,今年64岁的志愿者张晓刚正激情洋溢地向游客讲解。

张晓刚在讲解六朝瓦当。

张晓刚是南京市文旅局的退休干部,由于工作时就对文博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一退休就来到六朝博物馆做志愿者。

“能考上志愿者很不容易的,我是2020年退休,当年报名了400多人,只录取了19个,录取率都不到5%。”张晓刚自豪地说,“志愿者也不是终身制,我们和博物馆只能签订一年的协议,每年都要接受专业老师和馆方的考核,通过了才能再签下一年协议。”三年多时间,他已经服务了1000多小时,平均算下来每天1.05小时。

春节了为什么不在家休息,反而来做志愿者呢?张晓刚笑着解释,每到节假日,游客猛增。他在志愿者群里看到六朝博物馆需要志愿者,就立即报名了。因为家住后宰门,每次骑着单车来博物馆,非常方便。

今年春节游客有哪些特点?“南京对全国的游客吸引力太大了。”张晓刚感慨地说。遇到游客,他都喜欢问一句“你来自哪里?”据张晓刚估计,六朝博物馆的游客中,80%是来自外地的朋友。

让张晓刚惊叹的是,大多数游客很好学,有时听了一个半小时讲解还觉得不过瘾,而且游客中孩子越来越多,文化积淀也相当不错,经常能回答出张晓刚的提问。“这说明关注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学习历史知识。而南京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所以节假日人如潮涌。”张晓刚告诉记者,“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座城市,想到自己能为宣传南京出一份力,心中就感到格外高兴。”

志愿者中不仅有年长者,也有青少年。大年初五,今年正在读高三的马言琛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做志愿者。从他小学开始做志愿者算起,今年已是第7个年头,主要负责义务讲解,还做一些社交活动中的辅助工作。

马言琛在讲解中。

为什么在学习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还要做志愿者呢?马言琛解释说,“开始是因为好奇。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听说科举博物馆要开一个小状元讲解员培训班,就报名参加了。随着一天天的坚持,慢慢有了兴趣,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科举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我把这些知识讲解给游客,听到一声感谢后,我特别有成就感。”

作为一个讲解员,并不是背词那样简单,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马言琛坦言《中国科举史》对他帮助很大。他会根据博物馆中的文物写讲解词,根据不同的听众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如果面对的是小朋友,那他侧重于讲科举故事,要讲得妙趣横生;面对成年人,他就讲中国科举史的来龙去脉、南京在科举史上发挥的作用;面对外国友人,他就会加入中西文化对比等一些内容。每次讲解完成后,总会发现一些疏漏,回来会继续查找资料,同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融进去,如今他已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讲解词。

马言琛认为做志愿者并不影响学习,而是当作学习外的身心放松,还与学习产生了良性互动。“我在高一时需要做一个研学课题,想到一个题目《科举的选官制度和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我长期做志愿者是分不开的。我还带着同学来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体验各种职业,比如说引导员、讲解员、文物修复等,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社会。”马言琛觉得做志愿者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上台不会怯场了,人变得更自信了。

很巧的是,他的妈妈在南京博物院做志愿者,也已10多年了。两人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自从马言琛做志愿者后,我看到他在一点点地进步,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我也为他感到骄傲。”他的妈妈开心地告诉记者。

和博物馆志愿者不同的是,在景区的志愿者更多的是面对琐碎的问题。

“请问去游船码头怎么走?”“厕所在什么地方?”“我想到雨花台去,离这里远吗?”在玄武湖景区的南京青年志愿者服务站,记者看到两名志愿者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游客各种各样的问题。

志愿者在解答游客问题。

这些志愿者并不是社会招聘的,而是景区本身的员工,因为假期游客增加,一些本应休息的员工,放弃了休息时间来到志愿服务站。

“作为志愿者,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耐心,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可能要回答很多遍。”志愿者毛文渊告诉记者。

志愿服务工作台账

凡是游客咨询过的问题,志愿者还记了一本账——志愿服务工作台账。记者看到,上面游客咨询的问题有“手机在哪里能充电”“观光小火车在哪里坐”“哪里有导览图”等等,每天能记到上百条。这本账,不仅是一天工作的统计,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我们统计游客有哪些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服务调整。”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工作人员赵静雅告诉记者。

景区不仅根据游客需求增添指示牌等硬件设施,还推出了智慧导览系统。游客在手机上只需点击“南京玄武湖景区”微信公众号里的“智游玄武湖”版块,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景点、卫生间、观光车站、游船码头等位置,以及导览、预约等功能。

“系统会根据志愿服务工作台账记录的问题不断更新。比如游客问得较多是卫生间在哪里,在系统里就会显示离游客最近的卫生间,点击之后,直接可以导航过去。再比如在每个码头,都会显示共有多少船,已经出租了多少条船,游客就可以知道到哪里去租船,缓解排队的压力。”赵静雅说:“我们的服务不仅有线下,也有线上;不仅有人工,还有智能,就是为了让游客到景区来玩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心,对南京留下美好的印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文/摄

编辑:卜元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