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袖抬头,展现变脸绝活;以鼻奏箫,箫声悠扬婉转;敲起腰鼓,洋溢热情奔放……
近日,每当夜幕降临,在陵水黎族自治县雅居乐体育广场,舞台的聚光灯点亮了夜生活,台上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台下掌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自去年9月以来,别开生面的“陵河舞台”系列文化汇演活动在陵水持续开展,接地气的露天舞台上,每天都有群众登台唱主角,秀风采。而琼岛之上,这样“群众演给群众看”的形式不在少数,异彩纷呈的百姓舞台不断“上新”,丰富着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艺滋润人心。
人人出彩 群众演给群众看
“好!”“再来一首!”舞台上,陈保林一手扶住二胡琴身,一手尽情拉动琴弓,一曲《赛马》气势磅礴、酣畅淋漓,随着节奏起伏,万马奔腾的热烈景象仿佛出现在观众眼前。
这是当晚“陵河舞台”备受欢迎的节目之一。陈保林是一名来自黑龙江的退休“候鸟”,与二胡已经相伴了四十多年。“舞台的互动氛围很热情,大伙儿都贼捧场。”在群众的喝彩声中,陈保林又独奏了一曲《喜看麦田千层浪》。
唯美浪漫的萨克斯、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扣人心弦的合唱……当晚的“陵河舞台”再次轮到椰林镇人民政府承办,借助多次舞台表演经历,全镇多个不同爱好的特色文艺团体集聚起来,组成了椰林镇艺术团。
“‘陵河舞台’就是要把群众邀请上舞台,将广场留给百姓,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县委宣传部指导,陵水文化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和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轮流承办,我们要打造一个长期的,真正接地气的群众舞台。”陵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说。
几个月来,魅力阳光舞队无疑是舞台开场舞的常客,从扇子舞到腰鼓舞,或是健身操,她们精彩的舞姿和队列变换总能把场子炒热。“原来都是自娱自乐,如今有了这么个舞台,不仅能展现自己,也是个共同交流的机会。”队长陈丽芸说。不光是北方“候鸟”,也有越来越多的本地群众走上舞台,享受舞台,爱上舞台。“和很多人一样,我们都是玩上瘾了,想着不妨上台试试。”椰林镇葫芦丝艺术团团长朱翠皎笑着说。
“海南的瓜果遍地香,藏在心里甜又甜……”来自新村镇的杜宋珍献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海南,我可爱的家乡》,在她看来,“陵河舞台”给了创作型文艺爱好者一方展示的天地。
“陵河舞台”考虑到观众中涵盖各个年龄段,尤其是一些家长会带孩子们来观看,还设置了年轻人比较青睐的街舞、魔术等节目。在一场由县教育局承办的专场展演中,来自全县多所中小学的儿童少年上台表演了精彩节目。
放眼全省,三亚吉阳区举办群众大舞台,万宁推出周末群众演出大舞台,为夜晚注入生机与活力。在东方市,群众大舞台还延伸到了“村BA”现场,体育打头、文化助阵,呈现别样的文化盛宴。“我要上春晚”2024年保亭春节联欢晚会海选现场,选手们拿出拿手“绝活”,在舞台上各展风采。各地的群众舞台让市民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打造出一个人人有舞台、人人都可以出彩的百姓平台。
有滋有味 文化资源“活”起来
在陵水雅居乐体育广场,市民群众饭后纷纷聚拢到广场上来,只为了在当晚的演出中占据好位置,体育馆外自上而下的台阶就是天然的看台,不一会儿就坐满了人。
“演出就在家附近,精彩的节目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民郝女士一家是“陵河舞台”的忠实粉丝,几乎每晚她都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演出。“爱演,也爱看,尤其对我们退休人员来说,舞台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韩志刚说。
群众舞台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近日,“陵河舞台”开展送春联活动,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引得群众近距离感受笔尖上的年味,一副副春联饱含着大家对新年的憧憬和希冀。大家还现场“接单”,为现场群众题写“定制款”春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地气的百姓舞台,还能活化文化资源,焕发其活力。一场与“竹”共舞的“陵河舞台”上,竹竿舞演员们身着特色民族服饰,随着节奏载歌载舞,现场的市民游客也纷纷加入竹竿舞方阵中与表演者们一起舞动,共同感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去年7月,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鼓楼社区“群众文化大舞台”在府城鼓楼城墙下启动,丰富多彩的节目联袂上演,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之美,这不仅有助于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还能盘活社区历史文化资源。
鼓楼社区党支部书记吴莉介绍,社区居民可以自发组织文化活动,编排文艺节目,社区在重大节日时开展系列展演等方式,在社区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展现各自的风采。(记者 王迎春 余佳琪)
编辑:卜元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