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动千余人!十年公益路,他们结对3000多名贫困生

 时间:2024-01-10 16:41:22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十年公益路,“益”路向阳行!本恩根公益团队从2013年到现在,走过了10年。“浙江好人”潘焕军从一个人带动了千余人。这个公益团队走过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新疆、丽水、大凉山、吉林延边、衢州等地,结对帮扶了3000多名贫困学生。

1月6日晚,“乐善有恒”本恩根2023爱心慈善公益年会暨颁奖典礼在鄞州钟公庙街道都市森林辖区举行,讲述人一群人和本恩根的故事。

结对帮扶,不只是一张张如约而至的汇款单,而是遇见一个个被“点亮”的人生。

一个人带动了千余人

为什么会走上这条公益路?现场,浙江好人潘焕军讲述了自己20年坚守公益的初心。“小时候家里贫困,我一直有个想法,等经济条件好了,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结对贫困学生,帮他们实现上学梦。 “做人做事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这就是‘本恩根’名字的由来。”

2004年,潘焕军和四位朋友,在广西德天地区整整5天,寻找可以结对的贫困孩子。

“我们一路走一路问,但没有人搭理我们,大家甚至把我们当成了骗子。”第一次广西之行,他们一无所获。

转眼到了2012年,潘焕军在杭州参加了1818黄金眼发起的“彩虹计划”,当场结对了两名贫困学生。那次结对,让他重拾信心。“确实有很多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他们。”

2013年12月,潘焕军踏上贵州,挨家挨户走访。“很多家庭家徒四壁,别说像样的电器,甚至连一盏灯都没有,餐桌上只有一碗咸菜土豆。”那次走访让潘焕军感触颇深,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那次贵州之行,潘焕军拿到了160名贫困学生和4名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回到宁波,他发动家人和公司员工一起整理资料,他们成了“本恩根”公益团队最早的一批志愿者。

2014年1月7日,潘焕军就在宁波举办了一场现场结对活动,40米长的结对墙上,张贴着来自贵州的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的信息。一张张让人心疼的照片,一个个贫困的家庭,这些都让爱心人士动容。活动当天,130多名贫困学生及4名孤寡老人全部结对完毕。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恩根”公益团队越做越大,目前已经集结了千余名爱心人士。

他们的人生被“点亮”

从2013年12月到现在,“本恩根”公益团队已走过十年。要扶贫先扶智,他们的脚步走过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新疆、丽水、大凉山、吉林延边、衢州等地,累计资助了3000多名贫困孩子。

因为“本恩根”,很多孩子的命运悄然改变。颁奖典礼上,一段《我与本恩根》的视频,打动了很多人。

“我从2018年开始结对本恩根公益团队。本恩根和杨妈妈,都是我生命中一道美好的光!”

“2014年我结对了本恩根,爱心人士的资助帮我解决了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使我能够安心地完成接下来的学业。”

“希望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为下一个爱心人士!”

结对孩子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被“点亮”的人生。结对,不只是一张张汇款单,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维系,一种爱心的接力。

本恩根十年公益路上,离不开一个人的默默支持,她就是本恩根的大管家——潘焕军的妻子梁青林,大家都亲切地喊她“嫂子”。“他既然选择了公益这条路,我肯定会义无反顾陪着他一直走下去。”

这些年,很多爱心人士都委托“嫂子”帮贫困学生采购爱心物资。“孩子长得快,买之前要核对孩子的尺码,每个孩子要选不同的款式,只能一件件挑。”最多的时候,她要帮150余个孩子采购服装,从采购到寄送要花一两个月时间。

结对的孩子们上大学了,找工作赚了第一桶金,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静待花开,这是“本恩根”团队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编辑:卜元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