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米处发生车祸,需要急救!”
伴随着手机警报声响起,正在办事中的沈俊,立马站起了身,按下“接受”键,抓起背包撒开双腿跑了起来。
很快,他就抵达了事故现场,“我是急救员!请大家让开通道!”
沈俊看到地上脸盆大的一滩血,血腥味袭来。沈俊最早会干呕,但现在已经脱敏。快步绕开一辆倒地破损的电瓶车,他蹲下查看地上的外卖员,发现伤者失去意识,鼻腔、口腔还在喷血,预判伤情更加危急,交给随即赶到的专业急救人员,他便为一旁意识清醒的老人处理头部外伤。
这发生于11月20日的事情,是沈俊第81次跑赢救护车。
一个月过去了,这个数字又增加到了90次。
参加急救培训中的沈俊受访者供图
对于急救知识的渴求,源于15年前的一次遗憾
今年49岁的沈俊,是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的一名居民。
和沈俊相约的地点,是一栋写字楼楼下。
一件运动外套,套着一件红色的羽绒背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爽朗,不过有点消瘦。动起来的沈俊,却很是矫健。
“上周,我刚刚参加杭马,跑完一个半马。”沈俊说,这是给自己49岁的小礼物,“没有刻意追求速度,2小时20分左右的完赛成绩,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
沈俊参加杭马受访者供图
沈俊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企业的行政人员。当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急救志愿者。
说起和急救结缘,沈俊说,不得不提十五年前的一次遗憾。
“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就记得是在2008年的一天下午。”事发的是一位年长的老邻居,虽然住的不近,但总是碰到过几次,打过几次招呼,“突发无意识无反应,大家伙都不知道要怎么急救,听到呼喊,也就只能在边上看着。后来人没救回来。”
15年过去了,沈俊回想起来,还是充满着遗憾,“事后,我就在想,如果这个事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怎么办?”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去学习急救。
在2008年,全社会对于急救并没有现在那么重视。
“我就囫囵吞枣一样地学,只要有空就去图书馆看相关的书,问问当医护的朋友。”沈俊笑着说,后面朋友都被问烦了,还反问他“学这个干什么?”。
但是,很快沈俊就发现一个问题,每个人、每本书对于急救措施的做法都不太一样。这就让他犯了难: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直到2012年,沈俊从黄页上查到杭州市急救中心电话,接待他的鲁美丽医生成了他后来“急救道路的领路人”。
只要杭州市急救中心开设的急救培训,现场一定能看到沈俊的身影。
骨折包扎、外伤应急、心肺复苏、AED除颤仪使用……这些技能,沈俊早已熟练无比。
一年一年地做下来,学着学着沈俊也成了“导师”。急救中心的专业医师精力宝贵而有限,主要教学对象是到急救中心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我们这些‘民间导师’呢,就教普通市民,”沈俊说,用朴素的语言更容易。
沈俊参与急救培训受访者供图
他们到了,家属的心就安了
2019年,由全国急救系统推出的“互联急救”客户端正式上线,沈俊自然也成为了首批注册的急救志愿者。
据沈俊介绍,如果需要急救的患者,被判断为危重,调度中心在派救护车的同时,也会将信息推送到APP,“范围一公里以内才能点击是否接受,当然也可以不接受。”
接受还是不接受,这对于急救志愿者来说,也是一道关乎人命的选择题。
沈俊还记得,第一次“接单”是在2019年的10月2日,当时自己正陪着家人在西湖边的青少年宫玩,突然手机就响起了警报声,“距离我差不多800多米,主诉是头晕。”
因为是第一次,沈俊有些紧张,何况家人还在,“短暂的纠结,最后还是接单了,我不想让悲剧再次上演。”
点下接受后,沈俊就立马跑了起来,不到4分钟就抵达了现场,幸运的是,只是因为玩了游乐设置转晕的游客。很快,救护车也到了,在医护人员评估基本无事之后,沈俊就和家人离开了。
当然,沈俊也遇到过真正危急的时候,“有一次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心梗,我第一个抵达的现场,一个人做了近10分钟的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来了。”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当医护接手之后,他瞬间放松下来之后,双手止不住地抖,满身的汗,瞬间就浸润了衣服。”
“我们的作用,是在救护车到来前,给予患者最大的帮助。快一点,再快一点,为患者多争一分,再夺一秒。我们是跟死神在赛跑。”当然,在90次的应急急救中,沈俊自己更多的时候是急救医生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协调员。
“因为往往我们都是第一个抵达的,当喊出那句‘我是急救志愿者’时,他们对我们就是最信任的。”其实,病人出事的时候,家属们的情绪都是不稳定的,再加上急救知识的缺乏,往往都是手足无措的,“很多急症都有着黄金抢救时间,错过了就是终身遗憾。”
而沈俊和其他志愿者的出现,会给家属带去一颗“定心丸”,“如果后续医护和家属出现一定的分歧,我们适当调和,也能让病人更快得到治疗。”
沈俊记得,有一次自己的小区有个老人抽搐,接到急救信息的他上门处置,医护抵达后,家属一定要送到更远的大医院,“当时我们就说,现在病人的情况很危急,附近就有治疗条件的三甲医院,先稳定病情要紧,后续治疗可以通过医院转运。”
后来,老人健康出院,沈俊的父母在小区里遇上家属,他们还一个劲地道谢,“多亏了你们儿子。”
不过,沈俊却有着一个原则,只要医护抵达,他就会主动退出急救,除非医护人员需要他的协助,“医护是更专业的,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权威性。”
填报志愿前夜女儿选择学医
希望参与急救的人源源不断
“缘源圆”是沈俊朋友圈的签名。
沈俊解释道:“缘是缘分,有需要的时候,我刚好在场;圆是圆满,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源是源源不断,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急救志愿者行列。”
这十几年,沈俊业余时间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课堂。奔跑时的刻不容缓,教学时的严肃活泼,都让他更加了解生命的价值。他的愿望是让更多人学会救护技能,加入杭州市急救中心,成为一名红十字急救志愿者,从“想救、敢救”,到“会救和能救”。
而最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女儿也选择了学医,并成为了一名急救志愿者。
沈俊和女儿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沈俊记得,去年2月1日,农历虎年第一天,一家人正在客厅收看前一晚的春晚回放,突然他和女儿的手机同时响起:互联急救显示,距离600米的小区有人昏迷。
两人翻身出门,抵达现场后发现,狭小房间的卧榻有一位老人,已经陷入昏迷。屋里弥漫着大小便失禁后的气味。令他意外的是,第一次在现场,当时只有16岁的女儿没有迟疑,按照父亲传授的要领,专注专业地进行施救。
结束急救后,沈俊带着女儿在外面走了一个小时,一方面是复盘了当天急救的操作,指正了女儿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带着她排解急救带来的负面情绪,“我一直和学员们说,急救完千万别把自己闷在房间里,要把情绪发泄出来,我们都是人,不是神,保护自己最重要。”
安全第一,也是沈俊教授的话。“曾经的自己也是不管不顾,冲到现场就开始急救。”沈俊笑着说,随着年纪增大,反而更注意防护,手套和口罩都是随身必带,“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在多方支持下,沈俊的车里常年备着一台AED除颤仪。但他总想万无一失,又在随身包里背了一台便携的。
“虽然并不是每次都会用上AED除颤仪,但若是急用的时候没有,总归是遗憾的。”说来也奇怪,以前没有的时候,沈俊遇上了好几次心脏骤停病人,配了AED之后,还真就一次都没用上,“就像个护身符一样。”
沈俊也希望通过潮新闻,号召更多的人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现在互联急救的范围还太大,我希望未来能缩短到500米、300米,有更多的人才能守护更多。”
编辑:卜元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