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这所学校的实践行走课程好精彩

 时间:2023-12-01 12:49:26来源:上海文明编辑

“走出校园,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乡村的美如此丰盈。”才上完最近的一期“走新浜”社会实践课后,新浜学校学生李梓萱在实践表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句话。校长丁萍说,学校地处浦南乡村,乡村的广阔天地成为滋养心灵、赋能成长的教育大课堂。截至目前,学校共开辟了4条“走新浜,知上海,通中国”行走新浜实践活动经典路线。

从田间地头到村落场馆,红色阵地、职业体验、安全实训、乡村风光4条行走路线串联起新浜镇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毛泽东风采展民间馆、沪杭甬铁路碉堡遗址、土是宝农业基地、中华铅笔厂、新浜镇消防站、展天公司安全实训基地、南杨村、新浜村、胡家埭村等10个点位。

每一个点位都是学习大课堂。在田间地头,学生们向辛勤的农人请教农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当季农作物的知识;在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透过珍贵的史料,学生们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仰;在甪钓湾老街复古装修的老式茶楼里面,同学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撸起袖子做“毛团子”。

据了解,新浜学校的社会实践行走活动已开展了3年。每年11月是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开展月,不同的年级主题不同、行走路线不同。每次集中出行学习,师生们都会携带相同字样的横幅——“走新浜,知上海,通中国”。尽管目前的行走路线集中在新浜镇镇域范围,但在老师们看来,走出校园便能打开眼界、增长见识,镇内丰厚历史文化积淀与国家发展命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丁萍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深挖在地资源,丰富课外实践课堂,引导学生在看家乡、走家乡的过程中,树立爱家乡、爱国家的理想。

编辑:卜元 审编:HJ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