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互联网+”精准扶贫

 时间:2017-05-19 22:19:55来源:网易网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因为用户多、范围广、反应快、成本低等一系列特征,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该应用如果用于精准扶贫,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新的推动力量。

当前精准扶贫对象以及脱贫对象的确定基本取决于基层干部的主观判断,容易出现判断不精准、背离道德与精准扶贫政策的现象。将扶贫工作引入互联网元素,有利于增强政策实施的精度、力度和效度。

互联网+促进精准扶贫已有先例:2016年10月18日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蓝烨在公开演讲中声称,目前已有60多个贫困县在京东平台建立了 “特色馆”,其SKU数量达到2万个,月均销售额近3000万元;此外,腾讯公益2015年其公益平台捐款总额超过5.4亿,捐款人次超过2300万,总筹集项目7241个。

成都市在精准扶贫方面根据不同的贫困对象,采取了不同的扶贫措施,包括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养老补助、现金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如果将 “互联网+”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将形成精准扶贫新局面。

建议成都市将“互联网+”应用于精准扶贫,授权高校或信息公司开发精准扶贫APP,将公益、电商集成进去。

一是开展互联网+公益,增加扶贫资金来源。将微信、支付宝等应用广泛的社交网络与电子金融平台,以政府官方认证身份不定期发布急需救助的贫困户信息,精准扶贫动态、扶贫项目发展状况、扶贫与脱贫评价标准、脱贫退出机制、扶贫资金投放情况、扶贫脱贫宣传图文等信息,增加扶贫对象申报、违规操作举报应用窗口。

二是鼓励互联网+电商平台,扩大扶贫致富渠道。加强与京东、淘宝、苏宁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合作,发挥贫困地区和网络电商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整合种植、销售、物流、金融等多种资源,加强农副产品在天猫超市、京东特色馆等平台的长期、稳定、批量供销。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网上促销和宣传活动,如京东扶贫日、产品众筹等,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产品推广。

三是定期或有针对性的开展互联网+电商培育,增强脱贫主动性。协助贫困村县开展电商活动,逐步消除品牌产品少、产业基础弱、电商人才少等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电商的瓶颈问题。首先,协助贫困地区完善企业和产品资质,支持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QS和“三品一标”认证等,帮助三无产品成为合格的网销产品,同时解决用户对产品质量的信任问题。其次,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主动性。通过邀请电商专家培训,组织本地电商团队座谈,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的技能,有效营造“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有利环境。(成都市政协委员寇纲)

编辑:郭建家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