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参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的普通党员。这一驻,就是10年。10年间,他搬了4次家,去了3个县,驻了4个村,并在2019年驻村的一次夜访中眼睛受了伤,最终评定为6级伤残。他曾先后被邢台市委组织部、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他帮扶的村,有的也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他,就是高步勇,河北顺德投资集团派驻巨鹿县洪水口村现任第一书记。
说起这十个年头,无论是在内丘西杨寨、小良村,还是在威县仁里集,在巨鹿洪水口,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让高步勇最开心的是跟贫困群众一起跑资金、拉项目、修路、卖葡萄、建养殖场等苦干实干的日子,最难忘的是贫困户的目光由暗变亮、由僵变活、能够自力更生的时刻,最记忆犹新、时刻警醒自己的是10年前的承诺:“我是从村里走出来的,我要为乡亲们办点实事儿。”
从农村来到农村去
巨鹿县张王疃乡大留庄村,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也是一个贫困村。特别是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累,知道白面馒头要掰开分着吃,知道贫困户是多想有人能拉自己一把。特别是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爷爷这一辈人兄弟三人,两人都曾入伍从军,退伍后都曾在村党支部任职多年。爷爷是建国后大留庄村第一批应征入伍的解放军战士,他的父辈兄弟三人也都是共产党员。爷爷退伍还乡后,在村党支部任职期间,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常年累月为群众办实事。二叔高福超是现任大留庄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正逢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因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步勇所在的大家庭,家风和谐、正义立人、求知奋进。在这样一个家庭成长,受环境的熏陶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高步勇从小就产生了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而努力的决心。也正因为他是农民的孩子,从农村来再到农村去,因而他就想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012年6月,他在妻子的不舍、孩子的哭闹、村干部的不屑,甚至是村民的好奇中,一头扎进了内丘西杨寨村。
进驻西杨寨时,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面,进村出村的道路坡度有45°多,连牛羊都难以上去,更别提雨雪天怎么出行了。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先把路修好。看着双脚陷在泥里的老百姓,高步勇二话没说,带着仅有的1名驻村队员,跑了32天,争取到80余万资金,修通了出村的公路,并把村里的街巷全部硬化。路通心亮,村民交口称赞“还是共产党好,办实事”。
十年来的点点滴滴
驻村帮扶,首要任务就是帮助贫困户脱贫。回首十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他住过驴棚、趟过洪水,干过泥瓦匠,也当过讲解员;虽是“糙汉子”,但也流过眼泪,干过“绣花功夫”搞教育。2015年,当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作为一名扶贫老兵,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在内丘县小良村,他带领驻村队员和村“两委”成员搞肉驴养殖,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初没经验,又缺少住的地方,于是他就吃住在养驴场,天天闻着驴粪味,挨着蚊虫咬;“7.19”洪灾期间,小良村虽然没有受灾,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灾区百姓,于是利用个人关系协调社团组织为重灾区捐赠了4万元的物资。扶贫期满离村那天,百年老房被洪水冲出大窟窿受灾的群众,非拉住高步勇的手让他到家里吃碗大锅菜再走,并眼含热泪地说:“要不是你们大雨夜到家中救我,把我架出来,我这条老命早就交代了。”
2017年3月,他被派驻到威县仁里集村驻村,为了改善村内“杂草丛生,柴火垛到处可见”的状况,经多方协调跑办,铺设了8700平方米的便道砖。有件小事让他印象深刻,几个妇女吃完红薯,本来掀开门帘就想把皮扔出去,可是随即又把手缩回来,并笑眯眯地冲着高步勇说:“高书记你把俺村弄得太干净了,俺都不好意思往地上随便扔东西了。”一个该村的闺女回娘家烧纸,进了村,竟然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娘家村,看到乡亲后就说:“一年多没回咱村,咋变化这么大呀!”
2018年6月,巨鹿县洪水口村街道改造、污水管网铺设、“手拉手”教育扶贫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妻子连打3个电话把在驻村一线工作的高步勇叫回了邢台。这次回家没去别处,而是直奔医院,见到病床上右脚骨折的孩子,看着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他既心疼又愧疚。孩子急需手术,家里希望他这个“主心骨”能留下来多陪伴两天,但想到村里的工程正值关键期,那承载的是1380名村民的期望,因此当孩子的手术一结束,他便立刻赶回村里。还有一件小事传遍了洪水口村,一位80岁的老人在棋摊儿突发心脏病,路过的高步勇凭经验判断他是心脏病,于是火速赶回驻地取来常备的速效救心丸给老人服下。亲人闻讯赶来后,发现老人已转危为安、渐渐恢复体征。在随后的日子里,老人的四个儿子轮番感谢高步勇,都被他以“乡里乡亲,举手之劳”的理由婉言谢绝。
他要继续干下去
驻村帮扶十年多,他从一个35岁的小伙变成了44岁的大叔。期间,有人常问他,一直在村里扶贫,回单位怎么办?孩子小,家庭怎么办?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起自己为什么来,来了要做什么,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是否完成了;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受过的苦和累,想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新挑战,想起要为家乡父老办点事的初心……
任重道远,磨炼着他的意志;振兴有望,坚定着他的信心。高步勇常说,在村里你可以没有万丈光芒,但一定要做到温暖有光。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工作,他来自农村,现在他要感恩和回报农村。只要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能让百姓说一声共产党好,让基层组织更强大,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驻村帮扶十年多,虽然愧对家庭,但他过得很充实、很幸福,还有一丝忧虑。充实的是,一直以来都想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基本达成所愿;幸福的是,44岁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释放和实现;忧虑的是,乡村振兴还在继续,驻村的人居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人问他,十年驻村、今又驻村,那还要不要家?他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能让农村好起来、富起来、美起来,那么每一个帮扶战场就都是我的家。我要继续在农村待下去,干下去!
(上图:在高步勇的带领下,所在的驻村工作队屡获殊荣)
(上图:高步勇在驻村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受到荣誉嘉奖)
【人物小记】高步勇,现任河北顺德投资集团工会副主席。从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始下乡,先后到内丘、威县、巨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3月,荣获河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20至2021年,连续两年获评“ 河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公益记者 崔勤国)
编辑:卜元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