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我们党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扶贫工作哪怕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就容易走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会打折。
去年以来,江苏省纪委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委要求,指导和推动淮安市探索构建“阳光扶贫”监管新模式,在市县乡同步试运行。
人和项目“实名制”,让“扶假贫”现原形
去年江苏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共查处3000多名村支书、村主任。淮安按照省纪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基层“五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处问题834件,处分505人,违纪问题60%涉及扶贫领域。
“‘微腐败’影响的是群众切身利益,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卓庆指出,只有从制度上严起来、从根子上管起来,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淮安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人和项目“实名制”为基础,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像“绣花”一样推进5个精准——扶贫资金精准滴灌、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责任精准定位、扶贫过程精准监管、扶贫绩效精准评估。按照这样的思路,“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整合扶贫对象、资金、项目、力量4个数据库,按季采集、动态更新。
建档立卡准不准、扶贫项目实不实,是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通过大数据比对,淮安在市民政局已有的低保户比对中心基础上,对接公安、民政、工商等11个单位,定期比对13类信息。首轮大数据比对,就让一批“扶假贫”现了原形,比如,少数建档立卡人员是财政供养人员、社团法人或公积金缴存人员。
“比对数据越丰富,对扶贫对象的甄别越准确,广大群众的认可度越高。”淮安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洪海介绍,比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入户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剔除,对存在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并倒查追责。
在监管过程中,不仅发现扶贫对象存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问题,有的地区扶贫项目也弄虚作假、随意变更。淮安围绕项目确定、资金拨付、收益分配、绩效评估等环节,形成管理闭环。在项目调研环节,要求相关单位充分挖掘资源,因地制宜找项目,建立全市扶贫项目库。在项目评审环节,针对不同项目,除邀请发改委、农委等部门专家,还邀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评审,择优推荐,提高项目科学性、精准性。
阳光透明监管,掐准节点根治顽疾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淮安探索根治一些顽疾、堵塞一些漏洞,用心、用情、用力,让扶贫工作可监督、扶贫成效好评价。
消除扶贫资金雁过拔毛、套取挪用的土壤。
扶贫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淮安重构资金归集、拨付环节,实行“全貌公开”。按照“各级各类、应进尽进”原则,归集财政资金、捐助资金、其他资金3个类别、28个条线的扶贫资金,做到全口径、全覆盖公开。点开“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的资金图,一张总览表清晰呈现资金的来源、用途、拨付、使用等情况,金额、时间均有标注。即使是慈善捐助物资,也归集在列。
完善监管措施后,拨付部门、乡镇的仅是资金指标,扶贫资金保留在市、县(区)两级财政专户,直接精准拨付到扶贫对象和项目。在公示环节,利用安装在镇村公示栏前的摄像头实时监控,杜绝不公开、假公开。在扶贫资金发放环节,及时采集、上传贫困户持低保证、身份证、银行卡的照片,严禁村干部代持贫困户银行卡。
完善扶贫工作跟踪监督、量化考核的载体。
真扶贫就要走深访透。淮安建立“三个一”帮扶体系,对每个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落实一名帮扶责任人,由市、县(区)两级干部担任;对每个经济薄弱村组建一个市县乡帮扶联动组,县处职干部任组长;对每个带动增收项目组建一个项目帮扶组,县区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
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每位贫困户、每个贫困村都有完整的帮扶档案,包括入户走访、入村走访、项目走访、帮扶信息、收入信息、脱贫分析等,对帮扶责任人实时监督、跟踪监管,所有帮扶记录量化考核。在“入户现场”栏有个“签到”模块,系统自动定位帮扶责任人所在位置,督促其在状态、善作为。
拓展扶贫成效直观感受、科学评价的渠道。
增没增收、脱没脱贫,群众最有发言权。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贫困户可查询本人的被帮扶信息和脱贫轨迹,相当于政府向群众“交底账”,让他们心服口服。
脱贫轨迹按年呈现,收入构成逐项细说。该市涟水县洪某某,2015年因病致贫;2016年初,人均年收入5337元;经过多种方式增收,2017年初全家人均年收入达到7851元,顺利脱贫。不仅如此,每个县、每个乡、每个村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群众都能公开查询,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科学再造流程,促主体责任落深落实
“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期间,省纪委及时给予指导,围绕“资金不流失”、“干部不能腐”、“帮扶有长效”,推动扶贫工作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
——扶贫过程精准监督。
保证精准扶贫这个“好经”不被“念歪”,就要加强对扶贫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淮安围绕部门内部监督、财政审计监督、纪委再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分级分层授权监督管理。
“在纪委再监督方面,既协助党委推动扶贫主体责任落实,又依据责任清单开展履职情况监督、随机抽查监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对截留挪用资金的严肃处理。”淮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晓雷表示,在整个扶贫攻坚过程中,纪委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扶贫资源优化整合。
以往缺乏统一平台,扶贫力量分散,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不高。现在有了“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政府、企业等各方帮扶力量纳入一个体系,变自成体系、各自为战为聚指成拳、统筹推进,将扶贫工作提升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工程。
长期以来,扶贫资金存在三个问题:小钱办不了大事、村级缺少好项目、越分散越难监管。基于此,淮安将扶贫资金统筹使用,精选优质项目,以收益分配带动贫困户增收。全市已实施11个统筹项目,年收益在10%左右,既吸引了项目落地,也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贫协作线上响应。
针对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扶贫小额贷款申请、公益性岗位征集、农业政策咨询等,建立救助平台,根据问题类型分别推送给46个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收到信息后,须在7日内作出答复和办理,求助人可对答复和办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推诿扯皮、超期未办的,纪检机关将发起督办、问责追责。
“阳光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是一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实事、好事。”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表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打开的是一个界面,浏览的是一串数据,触摸的是一段感情,收获的是暖暖民心,明确了主体责任、坚定了工作信心,让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了更实抓手。(江苏省纪委)
编辑:郭建家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