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在线讯(公益记录者 陶凯龙)北京讯 8月2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启动“未来乡村教育协同网络”项目(以下简称“协同网络”)。启动仪式主题为“社会力量协同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希望通过“协同网络”的搭建,推动教育公益领域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主持人21 世纪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做开场发言,欢迎线上线下参与并支持协同网络的30余位嘉宾。
21世纪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发言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在主题发言中指出,现阶段要深化对农村学校的认识,一是对乡村学校的教育功能要有新的认识,比如对乡村儿童的教养和教育是否应具有同样的目标;二是认识到什么是农村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杨东平介绍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经过大量实证调研,分别从乡村教师、乡村学生、乡村学校、社会力量参与系统梳理乡村教育现状和需求,提出结合乡土资源,探索乡村教育道路,构建坚持基本原则、系统推进和多方协同的乡村教育生态行动建议。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总监郭婷婷代表研究院做 2022 年乡村教育发展需求报告发布。报告以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为导向,对中西部16个省市的1534位乡村教师、校长的问卷调研和30余位乡村教师、校长、教育局专题访谈,并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报告》指出,社会力量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社区紧密协作,以资源互补、多元协作的形式,共同构建乡村教育公益新生态。《报告》对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深挖底蕴,发展特色乡土教育;深耕乡村地区,培育内生活力;重点激活乡村教师团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作发展中心主任杜文雅首先解释了“协同”的定义,随后详细介绍“协同网络”的价值、目标,业务范围、运营机制和工作计划。特别说明协同网络的长期目标为联结有志于推动乡村教育、教育公益发展的学者、基金会及公益组织、企业,聚焦乡村教育的问题、现状、发展趋势及改善方案的研究和实施,搭建基于研究成果的交流、传播、 推广、复制平台,促进公益资源方和执行方的互动,提升教育公益机构及从业人员对乡村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推动乡村教育公益领域内的协同发展,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及乡村振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总监郭婷婷
“协同网络”成员共享“乡村教育数据库”,其内容主要包含乡村教育调研成果、教育公益实践资源和教育公益工具箱三个部分,致力于提升乡村教育公益组织专业化程度,助力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教育公益领域行动与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同时将通过政策倡导、行业交流、行动支持等形式将“乡村教育数据库”的成果转化为行动,为行动提供指引。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赖佐夫指出,协同网络是价值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转化对接的平台、协作行动的网络,是通过网络去推动社会变革的一种工作模式。通过搭建一个网络、一个社群,这个社群里是有多元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单一行动主体,很有可能是政、企、社、研、媒体都在里面,但是这个网络群体一定是基于一个共同目的、共同使命的,比如协同网络是基于振兴乡村教育这样一个目标和使命的。同时,他指出,协同网络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多元分布式的模式,不是通过命令控制的模式进行工作,而是通过大家的协连接协作来产生行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作发展中心主任杜文雅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赖佐夫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教育发展项目部主任基金会韦丹丹指出,基金会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针对乡村学校教育领域社会组织之间资源整合不足的状况,于2018年发起美好学校联合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推动乡村教育领域社会组织联合,整合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及政府等资源,更有效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入乡村学校,让学生“上好学”。她指出,基金会希望联合更多的关注教育议题的机构,共同去做一些研究,推动大家去关注教育的这样一个领域,也希望通过“协同网络”,在县域内联合多家公益组织,实现县域整体的教育提升,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教育发展项目部主任基金会韦
会议中圆桌论坛环节,各与会嘉宾介绍了所在组织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对“协同网络”项目的期待和展望。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第七届“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的举办信息。“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是面向参与和关注教育公益行业的机构、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所举办的行业交流大会,迄今已经举办六届。
编辑:卜元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