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萤火,也可以完成一场爱的奔赴

 时间:2022-05-18 00:14:53来源: 湖南日报

五月的初夏,风轻日丽。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在这个有爱的日子里,记者采访记录了3个暖心助残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是萤火,依然可以完成一场爱的奔赴,成就一段爱的佳话。

爱心接力情暖残疾双胞胎兄弟

5月12日,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罗攀登带领学院教职员工一行,来到安化县东坪镇,看望慰问残疾双胞胎学生——19岁的彭景麒、彭景麟,并给他们送去轮椅和坐便器,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实现人生梦想。

2021年9月,在高考英语缺考的情况下,彭景麒以530分、彭景麟以431分的成绩双双考入了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

当得知这对双胞胎兄弟二级残疾,饱受先天性周围神经病折磨时,学院为他们自强不息、热爱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不仅免了学费,还为他们无法来校学习而制定了特殊的远程教学方案。

经管学院21105班是兄弟俩所在的班级。班里的同学一刻没有忘记远在100公里外的这对特殊的同学,虽然不在同一间教室,但每当上课时,负责远程学习的同学都会准时连接上课直播设备,老师在课堂上也时时提起兄弟俩,让他们感到仿佛与同学在一起。

“孩子在爱的包容和鼓励下长大。”母亲杨艺红介绍,兄弟俩从小就热爱读书,一直都跟班学习,从东坪完小、东坪中学到安化职业中专,爱心接力在传递,学校关爱从不缺席。在安化职业中专读书时,三年学费全免,学校还免费提供了一间带厕所的房间。

有一次,哥哥彭景麒到长沙就医,正逢初二生地会考前夕,班主任彭珺专门寄资料到医院,让母子感动了许久。

如今,兄弟俩求学路依旧被爱满满包裹。“会计专业毕业后,可以在家实现就业。”对于两个儿子的未来,杨艺红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

支持折翼的生命“向阳”

美丽凤凰处处洋溢着“那山、那水、那人”的诗意。2016年,由“无臂青年”李向阳发起成立的凤凰县“山那边”公益协会,持续传递爱与力量,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厚重的暖色。

成立6年多来,凤凰县“山那边”公益协会长期精准对接5位残疾人,帮助他们摆脱生活的困窘,让生命“向阳”,吴罗超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16岁的吴罗超是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人,就读于凤凰县思源实验学校初一。他从小就患有全身多发骨纤维结构不良,不能行走。2020年3月,吴罗超父亲因病去世,家中还有上小学的妹妹,全家靠妈妈摆地摊维持生活。

一次活动走访中,吴罗超对李向阳说出了自己的微心愿:要一本奥数书。想念书的强烈愿望感染着李向阳。

“对吴罗超家的帮助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年两年。”李向阳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不幸的家庭看到希望。

先解燃眉之急。李向阳向社会爱心人士募集资金共计8600元,解决了这个贫困家庭的短期困难。之后,李向阳又对接了一家爱心助学组织,由10名爱心人士每月捐赠30元,每月共计300元,长期稳定资助吴罗超至全部学业完成。

今年,在李向阳的对接下,凤凰县残联给予吴罗超家1.8万元补助,4月28日,当领取到这笔数目不小的补助时,一家人露出久违的笑容,增添了生活的希望。

帮扶15年的青年将成为别人的“光”

“钟红武的手机修理店即将正式开业!”连日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乡市品义德公益服务中心主任、49岁的谢枝茂为这个好消息开心不已。2007年帮扶至今,谢枝茂终于看到了钟红武自信开朗的模样。

钟红武是宁乡市花明楼镇靳源村人。2004年,19岁的钟红武因意外丧失了行走能力,只能以轮椅为伴。最好的年华遭遇如此变故,让他一蹶不振,3年间,他把自己关在黑暗的屋子里,拒绝与外界甚至家人交流。

2007年,谢枝茂开始心理志愿助残服务,接触到第一位残友,就是钟红武,成为她志愿助残最难的开端,也是最久的帮扶。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谢枝茂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站起来。”钟红武身上透着一股不向命运屈服的刚毅倔强,让谢枝茂感动。

此后,谢枝茂踏破了钟红武家的门槛,一点一滴对他进行心理疏导,经常微信、电话交流,像一个“知心姐姐”一样,帮他敞开心扉,勇敢面对现实。

心理的阴霾驱散了,钟红武也开始了自食其力,十多年来,他做过手工、搞过电商维护等,谢枝茂都给予支持。

2021年,得知钟红武渴望学习维修手机,谢枝茂为他介绍了一家手机修理店。2022年4月,钟红武学成,想自己开一家手机维修店,帮助像他一样的残疾人。

看到自己帮扶15年的青年开始学会“飞翔”,将成为别人的“光”,传递爱心,谢枝茂倍感欣慰,无偿为钟红武提供了门店。

编辑:卜元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