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东社区“复兴少年宫”科普课堂
富东社区“复兴少年宫”手工制作活动
德化县自城乡“复兴少年宫”项目启动以来,充分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少年宫等阵地,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勇于实践探索,推动全县城乡“复兴少年宫”工作迈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
共享资源,实现阵地“多样化”
打造示范样板。依托德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现有教育资源,按照“四个一”(明确一个机构、建好一块阵地、明确一个标识、完善一套制度)的建设标准,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县级复兴少年宫,并配套设立县级指导中心,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为城乡“复兴少年宫”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拓宽建设路径。按照“能融尽融,宜融应融”原则,整合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建+”邻里中心、公共文体服务中心、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和功能,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文化教育、关爱未成年人、托管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配备符合乡村实际、利用率较高的德育类、文艺类、体育类、科普类活动器材,使之成为城乡少年儿童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深化阵地建设。结合学校“双减”政策的实施,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复兴少年宫”与课后服务有机融合新模式,下发《德化县城乡学校少年宫社会化扶助培优工程实施方案(试行)》,设立“德化县城乡学校少年宫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城乡学校“复兴少年宫”社会化扶助活动,选定13所学校为社会化扶助“培优工程”试点学校,实行“课后辅导+艺术培优”模式,助力学校课后服务扩面提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公益性“培优工程”二胡培训
公益性“培优工程”组建的民乐团
广纳贤才,实现师资“多元化”
专兼职结合。各乡村、学校“复兴少年宫”充分借助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和学校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并邀请公检法等部门未成年人思想报告团成员、公益组织负责人、党史宣讲团成员等担任兼职辅导员,形成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多层次的辅导员队伍,为少年宫的正常运转提供基本师资保障。
志愿者助力。充分发挥全县5万余名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整合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队伍资源,搭建人才库。依托德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筑梦”云平台招募志愿者配合复兴少年宫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共有“复兴少年宫”志愿者1500多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
生力军扩充。动员本地各类文化、教育、体育、科技人才,包括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退休老教师、返乡高校学生等积极参与,壮大复兴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助力城乡复兴少年宫全速运行。目前,城乡“复兴少年宫”共有330多名外聘特专长教师,辅导员队伍达360多人。
浔中镇“复兴少年宫”象棋培训
打造品牌,实现成果“特色化”
推行“1+N”办学模式。县级复兴少年宫与校外活动中心资源共用共享,推行“1+N”办学发展模式,以县级复兴少年宫为中心,充分借助城区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场所,设立6个教学点,在周六、日和寒、暑假期间开设500多个教学班,设置绘本、国学、笛子、射击、篮球、钢琴、书法、编程等40个兴趣培训项目,每年接纳1万多人次学员培训。
“一所(站)一品牌”。依托各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逐步实现乡镇、村(社区)“复兴少年宫”全覆盖,推动“复兴少年宫”建设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推出“一所(站)一品牌”特色服务项目,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复兴少年宫活动。如浔中镇“复兴少年宫”依托瓷谷仙境柴烧艺术,打造特色陶艺项目,致力于传承陶瓷文化,令千年窑火,薪传不熄;杨梅乡“复兴少年宫”依托入选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传承600多年的云溪村民间剪纸刻纸,开设剪纸特色活动;丁墘村“复兴少年宫”依托丁墘第一支部红色资源,打造“思想道德大讲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等多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兴南社区“复兴少年宫”搭建文体娱乐的“大舞台”,开展音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阅读朗诵等文艺活动。
“一校一特色”。建立与城乡“复兴少年宫”的活动衔接机制,统筹整合城乡学校少年宫8个,将学校办学特色与少年宫服务项目有机融合,开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时间的同时,也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快乐成长的条件。如尚思小学“复兴少年宫”开设“陶艺”“击剑”特色项目,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中;龙浔中心小学“复兴少年宫”开设“科技、武术”特色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三班中心小学“复兴少年宫”把三班特色茶具文化引入课堂,开辟茶具文化活动项目;金锁小学“复兴少年宫”推进“棋艺进课堂”,开辟“象棋走廊”,设置棋艺PK日。截至目前,全县“复兴少年宫”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600多场次,惠及全县中小学生20万多人次。(德化县委文明办)
编辑:郭建家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