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四川省甘孜县绒岔六村出现一个年轻身影,他正准备到乡上检查一下今天向贫困户发放的青稞种子是否充足,笔记本上今日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他说:“年轻人正有力气,绝不能虚度大好青春,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片土地彻底摆脱贫困。”
在甘孜大地上,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活跃着许许多多像熊正茂一样的年轻身影,他们用热血与汗水、实干和智慧,书写着青春华章,而这也是全国青年助力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熊正茂,90后年轻干部,2017年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融媒体中心工作,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接到重任,到距离成都几百公里的甘孜县开展扶贫工作,是此次援藏驻村工作队里最年轻的驻村队员,之后的两年,开始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
从成都龙泉驿区工作人员到驻村工作队队员,从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到集边远、高寒、交通等问题突出的贫困县,身份的转换,环境的改变,岗位的轮换,如今近一年半的驻村对口帮扶工作经历让他对组织赋予驻村干部的责任、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基层一线是干部增长见识、了解国情的大课堂,是磨砺才干、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淬炼意志、砥砺作风的磨刀石。一定要到基层,到急重险难的地方去才能让自己得到历练和成长。”这是熊正茂成为一名驻村队员以来最深切的感受。
来到甘孜,熊正茂被分配到了甘孜镇绒岔六村,到岗后便将村情民意调查作为进村的第一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以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对绒岔六村的进行了全面详实地了解。同时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会议,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研讨村里的发展情况。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与村干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积极帮助驻村制定发展规划。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是打通脱贫攻坚道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熊正茂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开始积极帮助村两委制定创建计划,研究创建措施,通过开展活动,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同时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协调村两委工作关系,加强组织建设,着力于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在熊正茂驻村的一年多以来,他走访了全村8户贫困户和59户非贫困户,跟踪了解每户群众每月的经济收入情况、人员变化;政策宣传持续开展,经常性逐户逐人宣传讲解脱贫攻坚政策、惠民政策、资金发放、安全生产等知识;整理档案资料圆,填写完善驻村工作日志、贫困户基本档案,协助完成“一卡通”资料填报、国家扶贫系统信息完善等工作;助民便民工作有序进行,帮助群众进行医疗报销手续、户籍手续、医保养老保险交费的办理等工作,结合自身专业,完成拍摄村容村貌宣传图片,制作宣传展板等宣传工作。目前,绒岔六村通村道路、通信信号、党员活动室、输电线路、安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均已达标。“去年我已经见证了咱们村顺利脱贫摘帽,如今我最期待的就是全村不返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辜负组织、群众对我的期望。”熊正茂告诉记者,经历了这场脱贫攻坚战,感觉自己思想上慢慢成熟起来。
在来甘孜之前熊正茂是一名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所以除了村内的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以外,通过自己的渠道宣传甘孜、援藏工作队的对外宣传工作等就落到了他的身上。白天走村入户摸排贫困户现状,晚上还要收集梳理所有宣传资料,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第二天一大早,又出现在了农户的田间地头,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过滤的过程,过滤了浮躁和不接地气,让自己慢慢得“静了下来”和“沉了下去”,从一名“坐机关”的干部转变为一名“踩田埂”的干部。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所幸的是还有很多像熊正茂这样的年轻驻村干部,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以昂扬的斗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书写青春华章,用青春去践行使命,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青年答卷”。
编辑:卜元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