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打造“零距离”社区养老圈

 时间:2017-03-03 09:46:32来源:中国社会报

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25万,约占总人口数的25.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近年来,该区针对老旧社区内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加大,原有养老服务设施、内容及队伍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的实际,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社区养老服务,全力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的“吴兴模式”。

创新管理+ 基础养老展亮点

吴兴区通过“阵地+上门”的方式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走出家门”,即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阵地,让老人享受“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目前,全市率先规划红丰、月河、华丰三大区域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其中红丰区域已建成面积为2600平方米的吴兴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至少为周边6个老旧社区内8000余名老人提供阵地服务10万余人次,其余共建成各类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87个。至2016年底全区将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走入家庭”,即以激发居家养老社会组织活力为载体,让老人享受上门服务,引入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中心城区5个街道的困难老人上门提供家政、心理慰藉、陪同就医等养老服务,引入幸福之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目前,已为3000余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0万余人次。

多元导向,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大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2013-2016年,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资金。积极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加大力度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拟定《吴兴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监管细则》,对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抽查机制、奖惩制度均作明确规定。目前,全区老年人口数的2.8%已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完成补贴提标,以逐年增加20%的幅度提高养老服务补贴标准,目前一类机构提高至15000元,一类居家提高至6000元,二类居家提高至1800元,三类居家提高至960元。对新成立的承接政府养老服务补贴的民非组织给予每年8万元的运行补助,连续补三年。对定向委托培养的养老护理人员,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进行培训。

社会力量+ 拓展养老全覆盖

创建社区养老“五加五定”模式。以“政府+市场”的方式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采用政府扶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模式,以民办非企业的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并积极创建“五加五定”养老服务模式,即“专业机构+加盟网点、员工制+会员制、上门服务+网点服务、人性化关怀+个性化服务、结对错时服务+临时应急服务”和“定服务对象、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人员”,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老人提供全程上门服务。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服务12.2万人次,服务时间15万小时;其中上门服务11.1万小时,站点服务2.5万小时,加盟定点服务1.5万小时。

推进老年食堂“墙上的老人餐”爱心行动。引进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吴兴区老街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老年食堂进行管理,2014年-2016年,已为73000人次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并根据“墙上的咖啡”这一故事获得的启示,大力推进“墙上的老人餐”爱心行动,借助全社会的爱心,让更多的困难老人吃上免费爱心餐,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就餐难题。目前爱心市民通过微信红包捐赠的爱心款已全部放入“墙上的老人餐”爱心账户,专款专用,并通过公示栏和网络进行公示。行动开展以来,共收到5100余份爱心红包。

打造“孝亲文化”社区养老城。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红丰社区,引入社会资本将其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普惠”养老社区。打造一个“孝”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和爱心传递站二个站点,社区居民将家中闲置或富余的食品、日用品等,捐赠到社区的“爱心传递站”,帮助有需要的困难老人。完善金色港湾照料中心、金色港湾日托中心、朝阳爱山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三处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提供分类服务,满足不同需求。搭建红丰社区互联网站、党建之家、“红枫有约”志愿者联盟、青年联盟群四个平台,发挥党在互联网上的领航作用,通过志愿者网站,发布各类需求,供爱心人士在线认领,通过青年联盟群,为社区的为老服务注入新鲜的血液。组建道德巡访团、文明科普宣传团、草根论坛社、义务志愿队、红袖章小组五支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服务,为构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打下扎实的基础。拓展互助养老、联动养老、自助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时尚养老六种养老,积极开展老年人居家安全、居家健康、居家养老、应急呼叫、生活关爱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基本服务、助老服务和养老服务等各种服务需求,全力打造以“孝亲文化”为主题的社区“养老城”。

互联思维+ 智慧养老新形式

开发“信息平台”,掌握动态需求。开发“吴兴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包括老年人信息档案、工单录入、工单派发、工单回访、实时定位、轨迹定位等功能模块。截至目前,全区所有老人的基础信息已全部录入,社区、街道、区老龄办、服务组织均可根据自身权限随时登录系统进行登记、查询、修改。同时,利用服务人员手机终端上签到、签退、上传服务照片等功能,及时查询服务工单完成情况,实现服务过程实时监管。并于每季度末,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随机抽取一部分被服务人员,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时间进行电话、上门回访,目前回访情况满意率为90%。

建立“呼叫终端”,启动服务项目。为城市社区购买服务对象发放老年机。该老年机具备紧急呼叫、生活服务呼叫和亲情通话三大基础功能,提供紧急呼救、主动关怀、上门服务和亲情通话“四位一体”智能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已发放手机终端600个,老年人呼叫量月平均达2800余次。在智慧居家养老试点社区——吉山四社区,发放200个免费腕表,在及时看到自己的心率变化和运动步数的基础上,可通过腕表自带的SOS键呼叫养老服务中心和子女,同时家人也可在相关平台上看到老人的位置,让远离子女的老人也能得到社会和子女的“零距离”关怀。

利用“云服务”网络,建设“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利用大数据、智慧云、物联网等技术,重点建设“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创造性地提出“四个一”,即一条渠道,与湖州华数合作,把老年人不会使用的手机APP移植上电视屏幕,解决老年人与互联网信息交互问题;一项转变,把智能家用医疗设备从买卖转变为租赁,再通过华数机顶盒上传体征数据,有效降低家庭康复成本,提高医护人员远程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一种模式,把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拆分,让邻里社区的健康老人、下岗职工帮助有需要的老年人,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解决部分人群再就业问题;一个方法,把老年教育延展至社区基层,创新性地采用多维度分群,帮助老年人找到自己的群体,形成互助配对,继而形成邻里守望相护的社区生活氛围。目前,该平台已进行试点,并将全面铺开。

编辑:涂传博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