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2月23日电 (记者史自强)驱车自张涿高速野三坡出口下来,雄山碧水之中,“野三坡景区”的褐色牌匾映入眼帘。拒马河畔,一座座民居房排列整齐。这是河北保定市涞水县的南峪村。41岁的村民徐振申正在房前忙活。半年前,他还是村里的一位普通村民,妻子卧病在床,女儿又在上大学,家里的日子过得挺艰难。而现在,他已摇身一变,成了村里一家高端民宿的“管家”。“每年有两万元的保底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脱贫的好日子指日可待啊!”徐振申笑着说。
涞水县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重点县,多年来,不少村民甚至为衣食发愁。然而,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坐享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张名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近两年来,涞水县开始探索以旅游促扶贫,通过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把贫困村带动起来、把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来,带领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并被列入全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试点县。
在“景区带村”方面,涞水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全县规划在景区核心村,建设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参观体验项目、特色休闲漫步道等。在景区周边村,重点发展“太行部落”乡村游,建设一批与核心景区互补相融的农业观光园、特色小镇等。在景区辐射村,建设家庭手工农家院和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园,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能人带户”方面,全县大力探索“三带”举措。一是组织带个人。每个村至少成立3个合作社,贫困人口全部入社参股,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讲奉献的能人负责经营管理,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党员带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设立扶贫互助金、吸纳就业、带动创业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三是回乡带本乡。发挥回乡创业人员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创业。
涞水县扶贫办主任丁树才说,目前,全县已有不少村庄被列入河北美丽乡村计划,下一步,全县还将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历史,发展红色旅游等,不断丰富旅游扶贫的路径和方式。
编辑:郭建家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