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25万,约占总人口的25.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面对老龄化浪潮,该区坚持把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基本养老模式,坚持把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作用、企业作用作为基本养老方向,促使全区养老服务综合水平稳步提高。
探索照料中心四大服务模式
因地制宜打造“吴兴模式”
“银龄互助”组织运行。结合区域实际,逐步推广以老帮老、互助结对的“银龄互助”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在全区52个社区成立“老年协会”,以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与病弱困难老人就近、就亲、就便帮扶结对,建立相对固定的结对服务关系。村(社区)组建由支部委员、社区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楼组长和党员组成的多元化服务团队,定期上门看望慰问高龄、失独老人,帮助建立健康档案,为老人搭建起“银龄互助网”。
专业组织承接模式。引入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以“政府+市场”的方式分别委托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之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社会组织向城区和农村地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13年以来已投入资金530余万元,为3000余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0万余人次。
智能平台辅助运行。开发“吴兴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内设老年人信息档案、工单录入、工单派发、工单回访、实时定位等功能模块,目前全区所有老人的基础信息已全部录入。为城市社区购买服务对象发放老年机,已发放手机终端600个,老年人月平均呼叫量约2800余次;在智慧居家养老试点社区——吉山四社区发放200个免费腕表。利用大数据、智慧云、物联网等技术,重点建设“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与湖州华数合作,把手机APP移植到电视屏幕,并将智能家用医疗设备由买卖转变为租赁,再通过华数机顶盒上传体征数据,提高医护人员远程工作效率。目前,该平台已试点运行,并将全面铺开。
政府购买服务运行。积极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加大力度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拟订《吴兴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监管细则》,对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抽查机制、奖惩制度作明确规定,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人员多方位、多元化覆盖,完成对象扩面,目前,全区老年人口的2.8%已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打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限制
社会参与破解养老难题
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思路,摒弃过去包办包管、高耗低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进“公建民营”模式,通过商谈、招标等方式遴选社会组织或服务团体去经办和管理运作。目前,该区已有3家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养老运行模式。
引入专业化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吴兴区社会福利中心引进以自身医院投资管理的专业化养老服务经营机构——浙江绿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医养结合的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
引入本土化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在准确把握养老市场需求量、目标人群、差异化经营策略制定、床位数预设、服务价格标准等情况下,八里店镇社会福利中心委托湖州市吴兴区慈爱老年康复中心这家“本土化”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进行经营管理,瞄准了农村客户群、良好的服务、中低价位的住院费,确保高入住率和稳定的客户群,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引入新兴资本力量经营管理机构。环渚街道社会福利中心则积极引入湖州市吴兴区南太湖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经营管理。以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平台支撑、以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为依托、以带动现代健康服务业创新经济为目标,整合全球顶尖人才、技术、资本与资源,着力打造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园区。强大的管理团队、有效的管理理念大大增强了中心的活力,提升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床位的利用率。
实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
购买服务撑起“保护伞”
2015年,该区针对60周岁(含)以上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险,保险实施以来深受老年人欢迎,得到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全区95.18%以上的老年人购买了保险,人数达到10.7万余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规定该区1956年6月30日前出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可自愿参保。采取政府和个人分担的方法,每人每年保费18元,由政府承担11元、个人承担7元。低保、城镇“三无”、农村五保老人保费全额由政府埋单。把老年人生活中极易碰到的交通事故、溺水、火灾、中毒、高空摔落(落差范围2米以上)、下雪天气路面结冰滑倒和居家意外等七大意外作为责任范围。参保险种包括1万元意外伤害身故险、1万元意外残疾保障险、每天25元的意外住院定额津贴、每天20元的意外住院护理补贴和200元的骨折补贴。并全面运行小额案件快赔机制,千元以下案件资料齐全实行一小时快赔。
另外,从2015年起,区民政局与湖州师范学院合作,设立养老护理专业,开展护理学专科(老年护理)定向委托培养工作,并对报考养老护理专业的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