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团省委、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帮扶点安龙县笃山镇的王院村卡怀组,一场特殊的交心谈心、致富奔小康活动正在举行——一群来自省城的志愿者围绕酿酒工艺、农业种植、牲畜养殖等内容开展培训,让40名农户大开眼界。
由团省委、省志愿服务联合会、贵州省西部计划项目办组织招募派遣的西部计划(含研究生支教团)、“三支一扶”计划、扶贫接力计划共计2000余名扶贫志愿者战斗在贵州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今年,我省西部计划实施规模达到了2712人,新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优先派往5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和20个极贫乡。而多年来,累计组织招募派遣了49241名志愿者服务我省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志愿先行
助力贵州精准扶贫
10月23日,在省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志愿者阳光公益台内,志愿者王远贵正在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对接“免费午餐”的相关问题,这意味着贵阳六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2400个孩子将吃上可口的免费午餐。
近年来,在团省委、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指导下,作为志愿者阳光公益平台负责人的王远贵常年组织志愿者前往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和各类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至今已筹800余万元与8000余名山村孩子结成对子,筹得价值1000余万元爱心物资发放到3万余名农民工子女手中。
和王远贵一样,服务于务川自治县蕉坝乡的201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赵红通过互联网助力黔货出山。
赵红做了一个名为“黔赶集务川土特产”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出货物13件以上,价值2400元以上。她还资助了一名大学生、一名高中生、一名小学生。
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贫困山区要拔掉穷根,就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息烽县乌江中学,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不仅要教授教学大纲上的文化知识,还要以通识教育的理念给山里学生带去更多的东西。
志愿者们组织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给他们开设了课外讲座课程,通过创建学生社团和学生自主管理等,尝试在农村学生中推进素质教育。支教队员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称为“乌江实验”。
通过这些课程和培训,2013年,培养出了息烽县九庄镇的第一个复旦大学生陈洪平,这也是复旦大学开展赴西部地区支教18年来,第一位从支教地考入复旦的学生。
项目带动
打造攻坚高效通道
2015年5月17日,一场“无声的婚礼”在贵阳举行,6对听障人士喜结连理。这是由贵阳市乌当区同心思源助残促进会主办的“贵州省听障人士集体婚礼”。
在贵阳市乌当区同心思源助残促进会里,有志愿骨干200多人,助残志愿者3000余人。由心语大使、心语星级志愿者、心语创客导师、同心助残志愿者艺术团等组成的心语志愿者团队开展了互信之家、心语驿站、阳光启航、心语角手语推广、无声营销等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截至目前,我省建立助残志愿者组织1398个,结对志愿者85614人,残疾青少年结对率达52%,打造助残“阳光行动”志愿服务阵地367个。
在服务民生实际方面,开展了“圆爱工程——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实施了关爱农民工子女“追梦班”项目;开展“绿色贵州—志愿爱心林”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省累计建成志愿者“微笑小屋”累计达380所。
在促进基层发展方面,实施了由宏立城公益基金会捐资3000万元,按每个县200万的标准用于15个贫困县改善民生设施和公共设施;开展了宏立城精准扶贫项目和退休教师赴山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争取了每年200万元,在我省思南县等11个县建设希望童园50所。
在大型赛会活动方面,2008年至2016年,共组织招募派遣了9万余名志愿者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科协年会等大型赛会;举办了“贵州省首届文明旅游志愿者形象大使大赛”。近几年,我省共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1383192人,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物资、资金达8700多万元。
政策保障
志愿行动迎来春天
在“志愿贵州”信息系统中,全省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223万人,上有90岁的老人,下有10岁的小学生;成立志愿服务组织12444个,服务时长540万小时,志愿服务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志愿者队伍在壮大,不断助力群众向贫困宣战。在贵州,有扶贫帮困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的坚守。
他们正保持激情和勇气,崇尚实干和担当,把在贵州的志愿经历作为人生历练,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许邵庭)
编辑:郭建家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