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万众一心 精准扶贫

 时间:2016-11-17 13:37:21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在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后舍村,村民正在草编传统手工艺品。近年来,福安大力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精准帮扶模式,立足少数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引导畲乡发展生产。记者 林辉 摄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每一个家庭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补不齐,必定影响全局。

作为全国较早实施扶贫开发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山海协作联动发展、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和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曾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而在当年8月份,我省就将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在传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由此,福建踏上扶贫工作新征程。

心系扶贫,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征引了这一古语,并深情地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让我们把时光倒推至1988年6月。习近平刚上任宁德地委书记,就调研了闽东九个县和毗邻的温州、苍南等地,3个月后写下调查报告《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并提出“弱鸟先飞”的辩证法。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当时的闽东贫穷落后,被称为我国东部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发展这一主题,习近平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谋划深远的理念和观点。正如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所言:“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思路既出,行动快速跟进。到1988年底,通过实施“救灾搬迁”工程,闽东全区脱贫率已达87.3%。

199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闽东做法,实施大规模的造福工程。时任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经常深入调查,指导协调,实地查看搬迁工作。1997年5月,习近平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向省委写了《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

1998年12月,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召开。习近平指出,彻底解决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问题,把它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

二十多年扶贫征程上,变的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时代创造,不变的是摆脱贫困共同富裕的为民情怀。今年初,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革命老区贫困群众许下庄严承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今年10月17日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要求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

勠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

省委书记尤权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放在解决发展的“短板”问题上,要从原来的撒胡椒面式、光输血式的扶贫,转向订制式的、有针对性的扶贫,从开“大处方”、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扶贫,转向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扶贫。

言必行,行必果。近年来,福建省每年都召开一至两次全省扶贫开发会议,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制定完善了财政扶贫投入机制以及扶贫考核评价方法体系。

沐浴政策春风,脱贫成效显著。省检察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洪山,2011年曾在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驻村任职三年,让鲜水村焕然一新。2014年4月又主动请缨,来到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二度驻村。他通过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指导,引进入驻6家企业和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羊肚菌、香菇、黑嘴白鸭等特色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3000元提高到7000多元,村集体从负债6万元扭转为年收入8万多元。

众志成城,不辱使命。多年来,我省市县1.6万名优秀年轻干部到1.1万多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全省2200个贫困村全覆盖,扶持项目10万多个。除了积极开展科技、人才扶贫以外,我省扶贫开发的主要政策有:一是着力强化财政扶贫。2016-2020年每年按我省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是切实加强金融扶贫。在60个有千户以上贫困户的县(市、区)全面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为扶贫开发对象发展生产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无抵押担保贷款。三是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

勠力攻坚之下,“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由2011年的199万贫困人口,降至2015年的69.9万;扶贫对象收入显著提高,由2011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0元,升至2015年的11994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2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完成“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相衔接机制初步建立;造福工程累计搬迁142万人,7000多个自然村整体搬迁,扶持建设了401个百户以上集中安置区……

排忧解难,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生

入之愈深,进之愈难。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扶贫需要精神力量,扶贫也造就精神力量。省长于伟国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聚焦精准、务求全胜。脱贫攻坚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发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就是要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贫困户“点菜”,政府“下厨”,因户施策如今成为扶贫新方向。宁化县城的“小平泡猪腰”小吃店店主王小平,原是石壁镇江家村村民,2014年初在城关一条小巷里经营一家泡猪腰小吃店。不幸的是,当年6月,8岁的儿子被滚烫的高汤烫伤,虽救治及时,却欠下20多万元债务。由于店面场地小,人流量不大,加上小吃缺乏特色,一度濒临歇业,生活举步维艰。

作为当地精准扶贫的对象,县扶贫办、小吃办出面协调,帮助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并联系了位置更好的店面,免费提供客家小吃培训后,还助其取得中式烹饪初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如今,王小平自己也没有想到,生活改善这么快:“一天营收有几百元,扣除成本开销,有时月入万元,真心感谢政府的帮扶。”

在我省,像王小平这样的脱贫故事不胜枚举。多年来,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实行“一户一培训,一户一就业”,我省每年培训10万贫困人次,2015年仅宁化县就免费开办培训班152期,培训学员8000多人,已帮助300多个贫困户脱贫。

勇于创新,精准扶贫再上新台阶

宁化的扶贫实践之路,只是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缩影。建阳市麻沙镇长坪造福工程新村,聚集了9个自然村的160多户村民。过去,这些村民要么居住在地质灾害点,要么每天出行得渡过一条50多米宽的大溪,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然而通过造福工程,他们的命运得到改变。

“政府不但帮助搬迁户安排了建房地基,每户人家还获得1万-3万元不等的补助金,经济困难的还可找镇政府帮忙贷款。”73岁的村民陈大发告诉记者,他如今住的房子宽敞明亮,出行又这么方便,日子过得安稳又踏实。新村水、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完善,连垃圾也有专人回收。由于新村靠近镇区,搬迁户还能享受到镇区幼儿园、邮政局、农村信用社、卫生院等提供的服务。

为圆更多人搬出大山的安居梦,省里出台措施,提高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的补助标准,降低安置区建设门槛;确定23个沿海发达县(市、区)与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结对帮扶,省领导“挂帅”,重点解决扶贫开发中的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每年安排3亿元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脱贫项目……

站在新起点上,牢记总书记嘱托,我省扶贫工作始终精准发力,既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龙岩市深化精准扶贫“九到户”政策措施、宁德市精准扶贫“664”工作机制和屏南县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好经验新做法,正逐步总结推广。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底,三明市还被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其创新探索的“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正持续推进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精准施策,靶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正陆续释放红利,拓宽路径,丰富内涵,治理成效不断凸显。按照部署,我省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到2018年,现行国家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到2020年,省定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省委书记尤权要求,必须聚焦“精准”二字,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搞得一清二楚,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相信只要万众一心,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奋力攻坚,福建一定能够书写摆脱贫困的新篇章。(记者 程枝文)

编辑:郭建家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