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德阳5月11日讯(记者 陈淋)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十周年之际,5月10日下午,中国青年志愿者“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及国家应急管理制度改革与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研讨会在德阳举办。本次大会围绕“国家应急管理制度改革与应急志愿服务发展”主题,分别按照回顾、探讨和展望3个版块对国家应急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并面向社会发布了四川应急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一批务实创新成果。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十年前的那场地震,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次磨难,更是一次洗礼。从那时起,全国各地青年志愿者行动如火如荼,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
当天举行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国家应急管理制度改革与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研讨会”,目的就是深切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总结回顾十年来的青年应急志愿服务工作,不忘初心、继往开来,推动全国青年志愿者应急志愿服务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更大的青春贡献。
“最好的纪念,是继续前行”,大会通过回顾应急救灾志愿服务十年探索与实践的方式,向与会者展示了历经灾难磨砺的四川人民从灾难走向豪迈。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刘会英以《新时代·志愿情·再出发》为题作了主旨演讲,通过四川经历的3次地震,来诠释了四川应急志愿服务经历了从“散兵游勇”到“组织协同”,再到“科学参与”的发展变化。刘会英表示,下一步将构建应急志愿服务分级响应体系,搭建党政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平台,并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当天的会上,来自广东、江苏省的2名援建志愿者,作为汶川特大地震中万千志愿者的缩影和代表,讲述了参与灾后援建志愿服务“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人生体验。北京、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中心负责同志介绍了当地应急志愿服务特色亮点。
来自全国各地的应急救灾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大会,分享交流研究成果,给全体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盛宴。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京就“国家应急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应急志愿服务”,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谭建光教授就“应急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的定位”,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韩自强教授就“应急志愿服务对社会组织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就“应急志愿服务制度化标准化发展”,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值得关注的是,为助力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会上,共青团四川省委接连推出2大应急志愿服务领域创新举措,成为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一个是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社会力量应急服务机构——四川联动青年社会力量应急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四川省灾后重建基金会、四川应急管理学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统一出入口,平常加强联络,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培训演练,确保常态化保持能够快速反应投入灾害应对的社会力量。
另一个是发布全国首个应急志愿服务地方标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管理规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稿)。该规范由共青团中央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指导单位,共青团四川省委、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起草。该规范旨在针对应急志愿服务边界模糊、分类不清等问题,进行准确定义、细化分类,分层分级分阶段规范服务流程,推动应急志愿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刘会英指出,《应急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四川地方标准,对应急志愿服务进行明确定义,提出应急志愿服务标准化管理流程,推动形成我国第一部关于应急志愿服务规范化的标准文件。
编辑:郭建家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