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建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陈工虽然是一位新委员,但因为多年在党派内参与调研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次政协会议上带来了不少提案。其中,关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营造的提案引起了不少委员的共鸣。
加大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力度
社区营造就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使社区完成自我组织、自我治理和自我发展。
陈工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多个区在社区治理多元参与的理念指引下,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来激发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公共事务及社区问题解决,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与管理。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社会组织在社区营造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社会组织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有些街道相关部门领导对社区营造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专业社会组织的服务收费较高、社区营造专业性人才匮乏等问题。
陈工建议,要提高对于社区营造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政府相关部门应深入了解不同社区的特点,了解社区营造适宜的发展路径,明确对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需求,以选取社会组织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让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真正为社区所用,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实现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与街道社区营造精准需求的有效匹配对接。
打造专业化社会组织人才队伍
陈工说,可通过专项培训提高现有街道级平台社会组织相关人员的理论水平。还可定期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就各自在社区服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调动、居民凝聚力形成、社区停车等方面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及社区营造核心骨干人才的综合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要培养现有的街道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骨干人才队伍,还需引入具备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专业技术能力的社会组织或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丰富的社区营造成功经验,会根据不同街道社区的历史、人文及环境特点开展适宜的社区营造专业技术指导。
建立社区营造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陈工说,人才是社区治理及社区营造的核心。在当下社区营造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北京市教育培训部门可尝试提供补贴,推进社会化人才培训,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社区营造人才教育体系建设。
通过有效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北京市社区营造工作,必将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区特色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陈工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能够提出这些建议,主要是自己在参与社区营造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了解到一些成果经验。北京在老城区疏解整治之后,面临着社区治理的提升问题。在一些新城区,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自己和其他民建会员们一起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很多一手的数据,形成了调研报告。基于这个调研报告,把其中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形成了提案。
陈工认为,作为一名新委员,履职要和自身工作,和党派的工作密切联系,多参加调研。如果平时没有积累,肯定拿不出好的提案和建议。进入市政协这个平台后,可以参加更多的调研活动,多和专业人士沟通,提出更多有高度、有深度的建议。(记者王歧丰)
编辑:郭建家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